朱元璋发明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百年时间却为何没人能抗住?

从酷刑发展史上讲,大部分的酷刑都是因逼供需要而发明出来的,小部分是为了惩处十恶不赦的犯人。

但朱元璋对酷刑的理解不是这样,这位残酷帝王与生俱来热衷于这样一种逻辑,以恶治恶。这个怎么理解呢?用酷刑逼供,用酷刑处决十恶不赦的犯人,这些在朱元璋那里自然不用多说,但这只是他热衷酷刑的一面,他还有另一面,热衷于用酷刑警世。

为了达到用“酷刑警世”的目的,朱元璋动过很多脑筋,其中有两类很触目惊心——

一类是追求酷刑永远历历在目的效果,例如“剥皮实草”,把那些个贪官拉到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的“皮场亭”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摆放在继任官员的公堂桌案旁边,以警告继任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下一个臭皮囊草人就是他。

另一类对普通作恶之人更有警戒意义,一个人犯了罪,想死没那么容易,一定要让这人受了该受的罪,之后再接受额外的刑罚处死。

简单说,犯人制造过什么罪恶,给他人带来过什么样的痛苦,能原样受一遍的先原样受一遍,不好原样复制的用酷刑代替,总之,酷刑在朱元璋那里首先是偿还,其次才是处死。

举个生动的例子,不是野史,而是来自朱元璋颁布的《大诰》。

说有个叫王允坚的医人因犯罪的厨子王宗在锦衣卫的大狱中想畏罪自杀,便贩卖毒药给他,不料被内监发现了。

朱元璋知道后,亲自审讯了卖毒药的王允坚。

王允坚被带来后,朱元璋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他服下他贩卖的毒药,王允坚以为这是要用毒药直接处死他,不得不照办的同时,心说没准还能钻空子,捡回一条命。

因为带着这样的侥幸,王允坚服完毒药后便央求朱元璋能放他回家,他说他想死在自己家中。

结果,朱元璋回他,朕现在要审你。

第一个问题,你这毒药是用什么东西配制的?

王允坚答,砒霜、巴豆、米饭、朱砂等制作而成。

听了这个回答,朱元璋说,你很老实,接着招,服用你这毒药,多长时间能够致命?

王允坚答,需要半天。

朱元璋接着问,看到你凄凉的样子,是不是怕死?是不是牵挂妻儿老小?是不是有些后悔?

王允坚答,我有一个儿子现在当兵,还有一个儿子尚未成人,卖毒药我是一时糊涂,再也不敢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又问,你服的毒药有没有解药?

王允坚以为有了一线生机,马上回答,以凉水生豆汁,外加热豆汤可以解毒。

朱元璋又问,还有更快更见效的方子吗?

王允坚又答,用一个鸡蛋可以容纳的粪清加凉水。

朱元璋于是命人取来粪清,放在王允坚面前,但却没给他服下。

这时候,毒药开始在王允坚体内发作,看着王允坚越发痛苦的样子,朱元璋又问,你现在什么感觉?

王允坚答,五脏六腑疼痛难忍,痛不欲生。

朱元璋又问,服用此毒身亡,都走什么经脉?

王允坚答,五脏六腑先坏,然后剧痛而亡,死后身体发黑。

朱元璋接着问,服用此毒,多长时间可以用药解?多长时间无药可解?

王允坚答,大约三个时辰,过了便解不了。

听了这话,朱元璋耐心地等着,快到三个时辰时这才取来粪清,命王允坚服下。

王允坚服下解药后,以为这是捡回了一条命。不料这个时候,朱元璋对他说,这是你该受的,现在受完了,等着枭首示众吧。

原谅咱文不对题地讲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但看到这个题目中所说的一张纸酷刑,咱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故事。

惩罚够了,才能死。

什么是一张纸酷刑呢?

将犯人捆绑在椅子上,然后拿来一张桑皮纸,盖在犯人脸上,之后喷口酒在上面。桑皮纸吸收酒水后会立即软化,紧贴在犯人脸上。很显然,这时候犯人能呼吸,但呼吸不畅,求生的欲望会很强。

可以想象一下,这时候行刑人一定会问些什么,要么是为了逼供,要么是为了单纯的折磨。

到一定程度,再盖上第二张桑皮纸。

如此反复折磨,直到盖上最后让犯人窒息的那一张。

你说,在没盖上最后那一张桑皮纸的时候,受刑之人的脑海里还有生的念头吗?

大概是有的。

因为受刑之人难以知道再盖一张他就会死。

而这才是最残酷的。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