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为何不能提前退位,扶雍正帝一程?不想、不必、更不敢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为保证皇四子胤禛顺利继位,康熙皇帝可谓用尽了心思。两道谕旨控制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保留胤禛手中权力巨大的“钦差关防”;顺水推舟地将年羹尧推到“陕甘总督”的位置上;总之,康熙朝晚期的康熙皇帝将“帝王心术”发挥到了极致状态,有效保证了康雍皇权更迭过程的顺利进行。

奈何,接连遭受打击的皇八子胤禩,依然势力强大,极具威胁;奈何,被康熙皇帝任命为“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禵甚至已经被举朝上下认定了皇储身份;所以,即使在胤祥和隆科多的擎天保驾下,皇四子胤禛顺利升级成为雍正皇帝,但却背负上了“毒杀皇父、矫诏篡权”的罪名,以致皇权不稳、朝局动荡。

同样,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上,因为皇四子胤禛在“九子夺嫡”期间的隐忍不发,始终以“天下第一闲人”的身份示人;因为康熙五十七年以后,被任命为“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禵继位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康熙皇帝的突然驾崩,生前并未明确皇四子胤禛的皇储身份,驾崩当晚也并未将《传位诏书》公布于世;以至于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始终背负着“谋父篡权”的罪名。

那么,康熙皇帝为何不像乾隆皇帝那样,提前禅位,以彻底杜绝雍正皇帝面临的负面局势呢?

《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康熙皇帝自“江南募捐”便开始将皇四子胤禛视为皇位继承人的备选人物,而后经过初次试探并最终于西北战乱再起时确定了他的皇位继承人身份。

那么,既然明确了皇四子胤禛的皇储身份,剧中的康熙皇帝为什么不能提前禅位,主动让权呢?

抛开皇权至高无上,没人愿意主动让权的浅显道理不言,康熙皇帝之所以不提前退位,就是担心皇四子胤禛会成为第二个“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被二次废除以后,康熙皇帝为何不另择储君?

1、能够有效避免皇子夺嫡的混乱局面再次出现;

2、能够有效避免皇四子胤禛成为众矢之的;

3、最重要的是,只有隐藏皇储人选,才能让诸位皇子各自为政,找不到进攻对象;才能保证康熙皇帝对全局的把握,在所有皇子做好夺嫡安排以后再出手布局,为皇四子胤禛扫除一切继位障碍!

如果康熙皇帝将皇位禅让给皇四子胤禛,一定程度上讲,此时的胤禛就如同当初的太子胤礽,就会立马成为其余皇子的进攻对象。皇八子胤禩,于京内势力庞大;皇十四子胤禵于西北掌握十几万兵马;如果胤禩和胤禵暗里勾结,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一场政变,如果成功了,康熙皇帝甚至连善终都无法保证;即使失败了,也会对雍正皇权、对大清江山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很明显,这并非康熙皇帝希望看到的局面!

为了稳定和麻痹势力强大的皇八子胤禩,康熙皇帝做出过以下安排:

1、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大将军王”,分化“八爷党”势力的同时,还转移了皇八子胤禩的进攻方向;

2、将皇十三子胤祥圈禁到了最后一刻,既能防止“八爷党”调整对武装力量的掌握,又能有效隐藏胤禛的皇储身份,更能尽可能地保护胤禛和胤祥在最后关头遭受攻击;

3、放任皇八子胤禩对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的拉拢、对时任“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的掌握,让皇八子胤禩的“胸有成竹”保持到最后一刻。

只有如此,康熙皇帝才能“后发制人”,才能在皇八子胤禩自认为胜算在握的同时,暗中重新调整布局,充分保证康雍皇权更迭的顺利进行!

真实历史上的康熙皇帝

《雍正王朝》毕竟是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有着诸多鉴于剧情发展需要和矛盾制造所需的艺术加工,清朝历史上的康雍皇权更迭并没有这么多权谋算计,也没有如此缜密的传位计划,康熙皇帝之所以没有主动禅位,原因很简单:不想、不能、不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皇权至高无上,不容任何人挑战和觊觎,已经被明确为皇储的太子胤礽,之所以被两度废黜,永远圈禁,就是因为他对康熙皇权产生了直接威胁;皇八子胤禩如此贤能,仍然没逃过被惩治打压的命运,也是因为他背后的势力太过强大,让康熙皇帝心生忌惮所致。所以,康熙皇帝压根就不想主动禅位,不想主动将这至高无上的皇权让出去!

再者,康熙朝晚期虽然朝局不稳,但康熙皇帝在两方面的足够自信也让其“不必”做出禅位决定:

1、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信

根据《清实录·圣祖实录》的记载,康熙皇帝驾崩之前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康熙皇帝仍在南苑狩猎,而后感觉到“圣躬不豫”,下令返回畅春园;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便猝然崩逝于畅春园。

也就是说,患病之前的康熙皇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再加上康熙皇帝一直坚持养生之道,这让康熙皇帝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自信。所以,康熙皇帝压根就不必禅位。

2、对“九子夺嫡”局势的自信控制

和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一样,历史上的“九子夺嫡”也是一个逐渐淘汰的过程: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最先跳出来争夺储位的皇长子胤禔被康熙皇帝下令“削爵、圈禁”,极为痛快的被动退出了夺嫡之争。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康熙皇帝下令将其“永远禁锢咸安宫”,被淘汰出局;同时,皇三子胤祉眼见夺嫡乱局,主动退出了夺嫡之争。

康熙五十三年,清朝历史上有名的“毙鹰事件”爆发,康熙皇帝将事件的主角——皇八子胤禩评价为“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的同时,还公开宣布“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彻底斩断了皇八子胤禩的继位可能。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皇帝虽然将皇十四子胤禵任命为“大将军王”,但份属“四爷党”的年羹尧也几乎同时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并于康熙六十年转任“陕甘总督”,负责西北大军的粮草供应和后勤保障,能够在绝对程度上钳制胤禵的西北大军。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皇帝任命皇四子胤禛的“舅舅”隆科多为“理藩院尚书”“署理九门提督”,更是几乎等于将京城拱卫力量交给了皇四子胤禛。

也就是说,直到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已经完成了对皇位传承的所有部署,对于皇四子胤禛的顺利继位有了绝对的把握。就此来看,康熙皇帝更是不必主动禅位,只需要静静等待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后,康熙皇帝也绝对“不敢”做出主动禅位的决定。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行至晚年,几乎同昏君无异,倦于政务、放纵臣属,沉迷后宫,生生的将自己亲手打造的“康熙盛世”弄成了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虚晃王朝。康熙皇帝之所以选择皇四子胤禛为皇位继承人,就是相信他能“匡正厥失,重振朝纲”,重新恢复并推动“康熙盛世”的稳步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雍正皇帝提前继位,会如何对待这个已经进入“昏君”状态的太上皇?如果雍正皇帝在追缴国库欠款、整顿官风吏治、推行新政改革的过程中得罪了康熙皇帝手下的宠臣、近臣、功臣,两代帝王之间又会产生何种矛盾?别忘了,“阴骘熊猜”的雍正皇帝可不是唯唯诺诺的嘉庆皇帝,康熙皇帝还能不能落得善终,可想而知!所以,康熙皇帝也“不敢”主动禅位!

后记

不管康熙皇帝到底出于何种考虑,未能提前禅位,好在未能影响康雍皇权更迭过程的顺利进行,皇四子胤禛到底成为了“奠定有清二百数十年的基础盘石”的有为之君。

实际上,即使康熙皇帝提前禅位,扶雍正皇帝一程,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雍正皇帝背负的各种骂名。因为整顿吏治,因为推行新政,因为一系列促进清朝快速发展、清朝鼎盛快速到来的施政举措,伤害到了既得利益阶层,尤其伤害到了掌握“笔杆子”的士绅阶层,才是雍正皇帝落得如此尴尬生前身后名的真正原因所在!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25722009347359240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