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不高,在其列传里多次引用“天子曰”?

霍去病是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战神级人物,甚至是中国的闪电战鼻祖,年纪轻轻就战功赫赫,受到汉武帝的恩宠甚至超过了他的舅舅卫青。就是这么一位流星一样的人物,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评价却一般,并且在他的列传里,司马迁多次引用“天子曰”,直接引用汉武帝说的原话来代替自己作为史官应该表述的语言,这在《史记》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简要分析如下:

一、司马迁认为卫青霍去病是裙带关系上位的,对此他很不屑

虽然说史官都能秉笔直书,但是史官也有自己的政治倾向性,有自己判断事物的价值观。

古往今来,利用裙带关系上位的人数不胜数。有些功彪史册的大人物,史书会做一些美化,甚至会对一些不光彩的行为做一些隐讳,司马迁作为史官世家,写史既有原则性,也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卫青、霍去病被司马迁比作李延年等佞幸

比如他就看不起那些利用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的人,他在《佞幸列传》里,列举了一些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其实也没什么真本事的人,比如:

邓通,就是个宦者,依靠汉文帝的宠幸,一度富可敌国,甚至连太子、后来的汉景帝都不放在眼里,以至于得罪汉景帝,最终被饿死。

李延年,先是宫廷乐师,在为汉武帝演唱时,唱了“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乘机把倾国倾城的妹妹李夫人推荐给了汉武帝,又依靠妹妹得宠,让司马迁很是不屑。

韩嫣,是个美男子,本来是汉武帝一个伴读的,后来发展成汉武帝的男宠,司马迁也瞧不上眼。

这些没什么真本事的人不入司马迁法眼也就罢了,司马老先生却战功赫赫的卫青、霍去病也在《佞幸列传》中,专门点了一下:

《史记.佞幸列传》: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不过,司马老先生笔下也留了情,认为卫青、霍去病虽然是靠裙带关系上位,但是还是有材能的,毕竟霍霍战功摆在那里呢。

霍去病的私生子出身也让司马迁瞧不起

司马迁老先生卫青、霍去病不顺眼,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两位都是私生子。卫青的父亲本来姓郑,与平阳侯府的侍妾卫媪私通,生下卫青又不愿意负责任,就把卫青扔给卫媪,所以郑青就成了卫青。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与平阳侯府的小吏霍仲嬬私通所生。这个霍仲嬬也是个胆小鬼,敢做不敢当,提起裤子就跑的主,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卫霍,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骠骑将军,出身都是私生子,但却立下了盖世功勋,这让司马迁的脑袋瓜一下子转不过来,文笔当中飘出酸葡萄的味道也就正常了。

二、司马迁自己的倾向性,他推崇李广,对霍去病的做法非常不认可

作为史官,其职业道德要求,必须客观中立,真实记录历史。但是这个度其实是很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就会暴露出自己的倾向性。

在对待卫青、霍去病和李广的问题上,司马迁就表现了鲜明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他非常欣赏李广这样的将领。

李广虽然威名赫赫,但是功劳实在不怎么亮眼,加上运气又差,又为名声所累,一生郁郁未能封侯,留下了“李广难封”的千年一叹。但是对李广这样的业绩普通的将军,司马迁却为他单独列传,待遇不仅超过卫青、霍去病,还超过了孙武、吴起。

那么,李广到底有什么闪光的做法值得司马迁不吝赞美呢?主要是李广爱兵如子的管理军队风格。

李广的治军风格类似于吴起,爱兵如子,与士兵同甘共苦,后代的岳飞也是这种风格。李广不仅爱兵如子,而且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与士兵共享: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

李广的这种做事风格,战国时的马服君赵奢也是这么做的,所以能收获士兵的心,士兵愿意跟随李广死战,这也是司马迁欣赏的治军风格。

霍去病不愿意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霍去病则不同,霍去病的治军风格是商鞅秦军的风格,就是根据军功确定待遇,严格按等级和军功来分享战利品以及酒食。霍去病自己是冠军侯,骠骑将军,享受的就是顶级待遇,自己的高水平待遇享受不完,宁愿扔掉也不给下属吃。下属要吃好的,对不起,自己凭军功去挣。这种等级森严的风格,司马迁看不惯,在《史记》里也毫不客气地写了出来: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尽管霍去病功勋彪炳,但是司马迁并不认可其治军和为人,因此,评价也就不高。

三、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遭受腐刑的奇耻大辱,霍去病又是汉武帝的红人,不愿意再触碰汉武帝逆鳞

司马迁因为既不认可霍去病的出身、又不认可霍去病的出道、更不认可霍去病的为人,因此,除了对霍去病的评价不高以外,对霍去病的事迹记载以及评价也多以“天子曰”的形式直接引用。

之所以直接引用,而不加工成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意思有两点:

其一,对霍去病功勋的不认可。霍去病一出道就惊艳天下,十八岁就获得冠军侯。又在平定河西走廊的战斗中荣立大功。漠北之战中,与卫青共同担任东西两路军的主帅,并且让汉武帝更加倚重他。汉武帝对霍去病不仅恩宠有加,升官的速度也像火箭一样。对比李广辛苦一生却未封侯,霍去病却像火箭般窜升,司马迁不服气,但因为对霍去病的夸奖与奖赏均出自汉武帝之口,司马迁干脆以“天子曰”来表达霍去病的功勋无非是天子的偏心而已。因为真正的秦军绩效考核不是天子或秦王说,而是有专门的绩效考核机构来确定的。

李陵事件让司马迁受尽屈辱

其二,是对李陵事件的心有余悸。李陵事件,司马迁只是尽了一个臣子说话的本分,就被汉武帝下狱,并最终处以腐刑。这在那个年代是奇耻大辱,司马迁之所以忍辱不死,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霍去病可以说是汉武帝的大红人,英年早逝后,汉武帝直接让他陪葬茂陵,既是对霍去病的奖赏,也是对霍去病的缅怀。因此,司马迁不敢对这位大红人写贬低之语。

既不能棒,也不想捧,那该怎么写呢?聪明的司马迁直接来个“天子曰”,就是告诉读者,霍去病的功劳是天子之口确认的,并不是我史官的观点。我史官是什么态度,你们自己猜吧。

因为李陵事件让司马迁心有余悸,他不想再次触碰汉武帝的逆鳞,因为他不想第二次受辱。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32878177253655047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