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不仅是君主,还是位诗人,他写得好不好看罢这首诗就知道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诗词歌赋是唐宋文人的嗜好,殊不知早在先秦时期诗歌就已经在街头传唱,最著名的《诗经》就是商周时期的诗歌汇编。值得一提的是,周朝的开国君王周武王也是一位诗人,不过他的一首诗歌直到最近几年才被人们发现,也重新塑造了他的新形象。究竟是什么诗歌呢?又写了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周武王名为姬发,其父亲系周文王姬昌,原本是商朝的诸侯,后来文王求贤广纳天下人才,如吕尚,伯夷和叔齐等,为后来“武王伐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他继承父志励精图治,并在公元前1046年,联合其他部落讨伐暴虐的商纣王,最终经过牧野之战大败商朝,从此天下成了周朝人的天下,也如《诗经》所言“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在先秦的史料中,周武王姬发的一生灭商建周,封邦立国,塑造了他“以武定天下”的形象,因此他俨然也成为了“武力”的代名词,然而历史的真相确究竟如何呢?对此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片面的,而是多面的形象,古代历史人物自然也是。因此,历史学家们通过研究战国竹简——清华简,发现了一个人们未知的周武王,也为我们展示出了周武王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从而改变了海内外的历史学家们对周武王的看法。

清华简,即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竹简,约2500多件,记录了大量的先秦古籍,而且很多都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绝迹的史料,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清华大学的专家们经过3年多年的努力,复原了其中一部分竹简的内容,足足有60多本古籍,如《尚书》,《金縢》和《保训》等。

在众多的竹简文字中,专家们还惊奇地发现几片竹简上写了两首诗,即《周武王致毕公诗》,内容为“乐乐旨酒,宴以二公;任仁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专家们经过深入研究,确定其中的“毕公”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因此可见这是一首周武王写给弟弟的饮酒诗。还有一首诗也是周武王写给毕公的,即“英英戎服,壮武赳赳,毖精谋猷,裕德乃究。王有旨酒,我弗忧以浮,既醉又侑,明日勿修”。

如果您对《诗经》的颇有研究,就会发现周武王的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而且在内容上措辞简洁明快,立意深刻,可见其文采不凡。两首诗的内容不难理解,都是在喝酒时抒发胸臆的慷慨言辞,同时也表达了周武王自己的豪情。史料记载,毕公文韬武略,算是周朝的重臣,深得周文王的赏识,因此周武王作为哥哥,也愿意为弟弟毕公作诗。

其实周武王会作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其父周文王在位时天下英才都汇聚在周国,甚至成为周文王的幕僚,因此也成为了周武王的老师,让他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在诗词歌赋方面,毕竟当时又没什么可学的。虽然周武王长大之后习武领兵,但是诗词歌赋的能力已经融入到他的骨子里,想写一首诗也信手拈来,因此也就有了《周武王致毕公诗》。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社会武力只能让人在表面上臣服,而要让人心服还得依靠文化,而文化的载体就是诗歌,因此周武王一手抓武力,一手抓文化,通过诗歌广罗天下英才豪杰,巩固周朝的统治根基,也体现了周武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众所周知,周朝讲究礼制,而它就和周武王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追根溯源还是因为周武王骨子里有诗歌。

如今3000多年过去了,周朝的影响至今犹存,我们也要感谢竹简,是它为我们还原了周武王的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更多的未知的历史。小编也希望,考古专家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竹简,弥补史料记载的缺失,拼凑出一段完整的中国历史。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30344218539901451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