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的强者,强大的弱者——谈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当日本借口进入朝鲜时,他们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认为李鸿章在战争爆发前错失了三个可以拯救局势的时机或者方法。首先,梁认为李鸿章在与日本交涉朝鲜一事时,两方各执一理,纠葛不清,酿成大衅,此为祸本,且谓外交遗策胎之,这是李失机第一事。其次,梁认为袁世凯借平定朝鲜乱党邀功,并驱使朝廷出兵,而使日本心生疑虑,抓住把柄,从而为之后的大战埋下祸根,这是袁世凯的责任,而任命袁世凯的李鸿章也难辞其咎,这是他的第二个失误。最后,日本出兵之时,李鸿章致力于请英法等国进行调解,并未及时将战备工作落实到位,丧失了战争的先机,最终导致失败,这是李失机第三事。

弱小的强者,强大的弱者——谈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写这篇文章前我思考过上面所述的内容,如果这三个失误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全部都没有发生,那么是否可以改变那场战争的结果,能否改变中国的命运?我得出的结论都是不能。第一次读这三件事会感觉都是李鸿章的失误,为之扼腕叹息。但读第二遍,再结合时代背景,看到的更多是无奈。

首先,李鸿章毫无疑问是当时的权臣,虽然明朝以后已经没有宰相一职,但世人都将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权力之大。但他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权倾朝野吗,我认为不是的。到晚清末期,皇权的高度集中已经达到一个顶峰,而且神奇的是,皇权并没有集中到光绪皇帝身上,而是集中到慈禧太后身上。电视剧《走向共和》的第一幕,李鸿章坐在位置上吃鱼,下面的人报告各国的政治动向,军备情况,他都不为所动,但当有人报告即将作为礼物送给太后的鹦鹉好像快不行了的时候,他慌了神,赶忙起身处理,由此可见,李鸿章的所谓权力其实处处受到制约,他总体上还是一个代表皇室的发言人。所谓与日本在朝鲜问题上纠缠不清其实也是源于清朝皇室的态度,梁启超也提到过清廷一开始的态度是“朝鲜国政,我朝素不与闻,听贵国自与理论也”这是他的第一个无奈。

其次,关于任用袁世凯,有人说他任人唯亲,其实李鸿章比任何人都知道袁世凯的野心和抱负,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后来的故事也证明了袁世凯的实力,但在那个乱世之中,任用人员很多时候无法再去过多判断他的人品如何,因为需要的是能做事,做实事的人。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在那时已经发展到顶峰,从下面输送上来的大多是迂腐不堪的书生,真可谓百无一用,纸上谈兵固然简单,可这些人接受的教育都是在一种封闭的前提下,而彼时世界已经发生变化,又有几人能在逐渐演变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在与他国的外交争锋中取得一席之地呢。至少,袁世凯在朝鲜的工作完成的还是出色的。至于梁认为清朝受袁世凯欺骗出兵剿灭朝鲜乱党给了日本战争把柄和借口,我不敢苟同,试问如果没有这一出,日本就不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这一场无法避免的战争吗?那么1931年,1937年日本人又是怎样进入我们的土地的呢?这是李鸿章的第二个无奈。

第三,日本出兵,李鸿章致力于调停而没有进行战备。李鸿章统领的是当时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但现实情况是什么?北洋水师已经有好些年没有添置过新的军舰,甚至连炮弹都已经完全不足,你可以说这是李鸿章管理不力造成的,但慈禧为首的朝廷宁愿花上几百万两修建寿辰用的园林,也不愿为水师购买军舰,而日本国则全员出动,捐款,缩食来帮助国家壮大实力;日本的官员自愿捐出半年的薪水充当军费,而时任户部尚书翁同龢[ 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居然受一个奸商蛊惑而将六十万两国库银子悉数交出也不愿增加北洋水师的军费;日本国的官兵同仇敌忾,日以继夜地训练,而中国的官兵却沉溺于赌博嫖娼,甚至将炮弹倒卖以换取钱财。这是一个腐朽不堪的国家与一个蒸蒸日上的政权的较量。李鸿章在战前就已经明白胜算几何,因此才会致力于调停,很遗憾失败了,这是他的第三个无奈。

弱小的强者,强大的弱者——谈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聊完这三种无奈,如果要评价一下李鸿章你怎么形容?这是一个看似“强大”的弱者,他看上去拥有很多政治权力,但实际上是皇室的傀儡处处受到制约;他看上去能够决定底下官员的任免,但实际上每每遇到无人可用的窘境;他看上去拥有最为强大的舰队,背后有一个大国,但实际上外强中干,最终失败收场。初见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在决定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我的想法产生了变化,如果把我放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依然无比同意上面这个评价,但在今日回望,我更认为这是一个看似“弱小”的强者。

世界风云变幻,李鸿章作为专制政府的代表,处处受到皇权制约,却可以在西方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客心中拥有那么高的地位,受到那么多洋人的尊敬,要知道那时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这是他的气魄,是他的能力,更是他的勇敢;晚清政府人才凋零,各级官员腐朽不堪,但李鸿章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到一些真正的人才,如邓世昌,盛宣怀,丁汝昌等,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他主张在外交方面要预储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制造方面要培养技术专才,在军事方面要培养掌握近代军事知识的指挥官,在当时的中国,这是非常先进的观点;北洋舰队是最终宣告失败和覆灭,但在那之前的一二十年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保证了中国的领海暂时安全,也给中国在世界上争到了一定的地位,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失败,而不是一个人的失败,你不能在在失败时将罪责降到他的身上而在论功时对他只字不提。

一个时代的落幕根源在于制度,思想,经济,文化全方面的衰弱,毫无疑问那时的中国是弱小的,作为中国官员的代表,李鸿章无疑也是这个弱小的一部分,但是他依然勇敢地挥洒自己的才华,拯救这个危亡的国家,当然他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人们经常提起的他贪腐,任人唯亲等问题,但我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强者,阳光下大步前进没什么难的,可是在黑暗中高声呼喊,是多少人做不到的事情。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16180086777594382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