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在河南密县黄寨遗址中的一个二里头文化灰坑中出土了一片卜骨。这片卜骨基本保存完整,长23.6厘米,宽6厘米,上有5个圆形的灼烧痕迹。最为瞩目的是上面有几个“符号”,其中一字很有可能是“夏”字。
夏代卜骨
这个字的字形为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日,下边是一个人。根据殷商甲骨文的结构,推测出这个字是一个“夏”字。这片卜骨上的另外一字也是上下结构,上面像一个奔跑的兽形动物,下部像陷坑(或尖桩、绊索),这个字被解释为设置机关捕兽。整片卜骨的意思是:夏人从事捕猎的活动。
其实,商代有无“夏”字都仍存在争议。两周时期可以释读为“夏”字的有如下字形:
秦公簋上的“夏”字,秦公簋于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天水,春秋时期遗物。
这一时期的“夏”字的主要特征是:能很清晰的辨认出一个人的形体,头上长发高束,手微托,下身微屈,有足。倒推回去,有学者认为商朝时的“夏”字长这样:
商代“夏”字表现的是一个人在太阳下,举首望日。确实有点像,但是又有些勉强。但是文字学家当然不仅仅是从像不像的角度来识字辨字的,具体的咱也不懂,太专业了。姑且相信商代的“夏”字就长这样。
河南密县黄寨的这片卜骨上的字与之比较,确实是具有相同的内涵,其为“夏”字的可能性确实挺大的。但是,其实还有个问题被忽略了?殷墟甲骨文中并没有提到“夏”人。“夏”究竟是“夏”人的自称,还是周人根据远古的流传以及夏人后裔所居地而附上的他称呢?
一般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建立夏朝的大禹曾为“夏后”,因此采用“夏”作为其国号。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夏族较周边民族相比人口更多,更发达,因此被周边民族称作“夏族”。即《尔雅·释诂上》中:“夏,大也”的由来。所以,就连这个问题目前也没能很好的解决。
即便以“夏”这个国号是夏朝时就有的为前提,对证明夏朝的存在也无甚影响。有关夏王朝的文化遗迹并不是没有发现,有关夏文化的发现很多,目前的难题是该如何去证明它,什么样论证途径才是最科学的?
二里头遗址就是一个例子,从青铜器、城址等方面都可看出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字的短板,到现在也难一锤定音。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文字!只有文字才最能令人信服,并且还要如安阳殷墟遗址那样可以自证。否则,争议将会一直存在。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虽未在二里头遗址发现像殷墟甲骨文那般成熟的文字,但这也不能说明那时候就没有文字。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数十个陶文,其中少数已经得到了辨认。尽管这些陶文与甲骨文比更为原始,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复杂的结构,其中也有“复合会意字”,根据汉字的发展规律,这些陶文还不是商代甲骨文的源头,商代甲骨文的源头应该从比二里头更早的遗址追溯。保守估计至少要再向前推几百年。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而备受瞩目,尽管《史记》等史料中多有记载,但是近代时涌现了一股“疑古”风潮,夏商周的存在被质疑,商朝已经通过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而得以证明,夏朝虽已发现二里头等遗址,但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没有关键性证据文字的支持,还不足以令人信服。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0387387126772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