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晚清和晚明都有军事洋务运动
晚明晚清的军事洋务运动都存在!但晚明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西方国家地先行崛起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实力和科技上并不能让晚明在军事领域承认“差距”,也就从内心深处没有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先见之明。
晚清时期相对晚明情况有了质的变化。因为晚明没有自我革命的勇气,结果被清朝替代,彻彻底底地从原点重新出发。国家间的竞争,需要对内对外永远保持警惕,容不得休息,别人更不会给你追赶的时间。在清朝重走历史轨道时,西方列强的科技大幅度提升。晚明的差距不大变成很大。
不但如此,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数量更多。英法俄第一集团,德美日第二集团,分拨次进入中国并吞噬着我们的躯体。因为晚清的惨败且清廷的无能,其军事洋务则从军事向社会各方面发展,直至民间出现“全盘西化”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今天全面投降的观念仍然存在。
限于篇幅,本文先主体谈谈张居正时代,蜻蜓点水式提提徐光启,作为两次军事洋务运动的过渡。
张居正与大明的“微睁半目”看世界
明朝和葡萄牙在正德、嘉靖时期主要关系就是引入佛朗机铳并对其进行仿造。在明代,中国的钢铁技术、火药技术、相关科技和工业与西方差距并不大。因此,仿造起来也比较方便。这就造成明朝只关心葡萄牙的军事武器,更在“轻视”状态下弃葡萄牙战船于不顾,固执地认为西方战船不过尔尔。
从现代观点看,当时的西方战船并不比明朝的战船先进出一大截。但在设计理念、武器配置等诸多方面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我们的问题就在于自恋,对于外部发展动向的重视与研究。由此,正德嘉靖时期,西方的非军事科技乃至思想对明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由此,我将晚明的这种状态称为“微睁半个眼皮儿”的看世界。一者看得比较近,世界还没出亚洲东部的范围;二者根本看不上,不屑于学。因为微睁,你说它没睁其实也没啥罪过。
张居正时期,因为太后是普通的老太太,懂得且安心放权。在冯保配合下,张居正成了大明的当家人。在其眼中,首先看重的则是葡萄牙人的税收,这与张居正改革的主要目的和地方军政人员的推动有关。
地方官员如果想向上爬就必须有政绩,在和平时期无论什么时候,最好的政绩都是税收。再加上“隆庆开放”已经让东南沿海各地区比较敢于改革的地方官员嗅到了未来趋势。
要想发展先要稳定。但东南沿海地区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走私贸易和海盗经济。嘉靖朝倭寇再起的余波仍然存在,国内从元朝中后期就存在的走私海盗经济也一直没消停。在广东、福建等地,海盗势力仍然非常强大。例如隆庆二年(1568年)广东大海盗曾一本就曾围攻广州,在朝廷震怒下,俞大猷奉命邀请葡萄牙人前来助剿,次年海盗被除。
因为重视税收,再加上嘉靖朝的发展,大明上下对于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势力是比较重视的。除了税收外,张居正等明朝大臣对葡萄牙、西班牙想进入中国传教的要求是反对的。其实如果我们抱着公正态度看:从明朝到乾隆皇帝在这一问题上都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从我们自身的文化去考虑,我们为什么会闭关锁国,为什么拒绝对外交流。除了对方的恶性作为让人厌恶、让人怀疑外,我们始终没有想清楚一点:你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儿,这是永远实现不了的事情。
张居正与晚明化社会的关系
张居正作为大明的功臣,其主要功绩是两点,一是扩大了财政收入;二是部分整顿了吏治。其中前者充分说明税收的重要性。所以,当澳门成为“中外贸易”核心城市之一后,对该地进行管理特别是征税就成为关键。
随着明军布防澳门周边,防止葡萄牙势力再缓慢蚕食周边地区的行为发生的目的已经达到。到了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便在澳门推行“饷税制”开始对贸易商船进行征税。东洋船分四等、西洋船分九等进行征税。之后,又向澳门征收土地使用前,从五百两每年一直推到某些时段的一万两。再之后,各种征税项目也逐渐增多。
除了征税外,包括张居正在内的明朝大臣对西方国家也是心怀敌视的。
中国文化属于“半封闭式文化”,到了明清因为闭关锁国、八股取士等问题,“封闭性”越来越强。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们更多的是关心内部威胁,对于外部威胁则一般不关注、不重视。采用的方式也比较消极,并非积极应战、学习,而是采取躲避方式,非得等到别人打到家门口甚至打进了家里才反抗。
明朝就是非要等别人打到了家门口才推开。反抗也只是把强盗打出自己所在的这条街,强盗还是在村子里晃荡。在明朝君臣心里:村子那么大,我管好我家就行了,欺不欺负邻居我不关心,逢年过节给我送送礼我也就知足了。
由此,明朝的海外贸易中转基地先后被西班牙占领菲律宾,被日本控制(先占领后撤军,晚清时期才给予吞并,但琉球被日本控制这一事实晚明和清朝是知道的)了琉球王国也就是今天的日本冲绳。
汪鋐
万历亲政后推翻了张居正的这块压在自己头上的牌子后,张居正改革的成果其实没有被推翻。有些人说日后的改革成果被阉割了(我在拙著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中也是这么说的,但目前改变了这一观点),其实并非如此。
张居正改革属于“半改革”,也就是任何改革都要以“吏治”为基础,其改革的支持集团就是官商(官商不是官商勾结的意思,是官员和官员亲属经商形成的一体化集团,比官商勾结要危害性大)例如张四维、王崇古等。那么,晚明时期的问题就是“官场如商场”,整顿的就是吏治,你的支持基础反而就是官商家族。那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张居正改革其后被执行走样本身就是他的自身所创。
因为,晚明的吏治出现问题:东南部商业官场利益代言人实力强大,郑芝龙等海盗走私商集团被顺利招安后继续扩充自身的力量,东南部海盗走私商已经从找利用代言人变成自己控制一切的地步;东北部的李成梁玩制衡没有玩好,结果出现后金势力。内部各种农民起义也先后出现,最终因为自然灾害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
在这些大背景下,晚明的风气已经大变。总的来说,就是人人为钱、人人为了自我逍遥什么都不管了。在这一背景下,一直抑制文人的儒家思想也彻底松动。许多人并不认为它是永远好的,至少不是最好的。
在这其中,以徐光启(教名保禄)、孙元化(教名依纳爵)、杨廷筠(教名弥格尔)、郑志龙(教名尼古拉嘉斯巴特)等一批弃儒入教的人的出现,也就加速了第二次军事洋务运动的形成。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0189666334279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