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01 不扩张,毋宁死

梁山泊首任CEO王伦是怎么死的?

不是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是因为不思进取维持现状。一群江湖人聚在一起,不去“替天行道”,而是陷入内卷化生存,那么即使没有林冲,火并也是早晚的事。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林冲火并王伦

对于某些组织而言,内循环是玩不起的,你必须持续对外扩张,一旦停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后来的宋江环顾四周:祝家庄、高唐州、曾头市、东平府……能打的差不多都打完了,大小头领已经聚了足有一百多位,接下来,要么就去攻略东京,要么就必须走招安,否则——他死的会比王伦还惨。

大元开国,建都称帝之后的忽必烈,也面临同样的难题,甚至说,他比小说里的宋江还要难:

窝阔台汗海都和察合台汗都哇联手作乱,隔断了西域,对抗元廷;更远处的伊尔汗国和钦察汗国为了争夺阿塞拜疆常年混战。

——再像父祖和兄长那样,发动大规模的西征,已经不可能了。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元世祖忽必烈

北方是荒原和冰川。

东方隔海相望,是岛国日本。古往今来,陆上的强者都不善水战,日后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全部铩羽而归。

顺时针一圈转下来,就只有中南半岛和南洋周边,安南、占城、罗斛、缅甸、爪哇……小国林立,地狭兵弱——得了,就是你了!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东南亚政区图

忽必烈晚年在这个战略方向上用兵,大致上有三次。这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忽必烈三大征”,究竟打得怎么样呢?

02 木楼棚下的血战

在今天越南的国土上,当时南北并立两个国家:占城和安南。

占城在今天的越南南部,占人的语言属南岛语系,严格来讲“非我族类”,早在西汉时就从中华分立出去了。北部的安南则一直归属中华郡县,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才趁乱独立建国。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古安南与占城

到了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占城国王在元朝强大的武力威慑下“奉表称臣”,还向皇帝进贡了犀牛和大象。第二年,忽必烈设置占城行省,封了国王为“占城郡王”,国王倒是老老实实接受了,但年轻气盛的王子却不甘心“丧权辱国”,无故扣压元朝使者,终于引来了征讨大军。

1282年冬,忽必烈以唆都为占城行省右丞相,率军从广州出海,远征占城。

占城方面以木城为中心,搭起了绵延二十里的“楼棚”。唆都大约没听过“火烧连营”的故事,不知智取,而是派出敢死队四面围攻——

1600人从北侧攻,300人打东面,另3000人分三路攻打南面。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东南亚地区的木楼

根据《元史》的记载,占城守军号称二十万人,唆都的敢死队第一战就杀敌五万多,第二战又斩首六万多,攻克了木城。面对占人的木棚子,唆都只出动了那么点兵,怎么看都是村战级的打斗,战况却如此“惨烈”,不能不令人生疑。

一场“史诗级”的大战过后,占城国王向元军投降,但本尊却藏进了密林深处,还把扣押的元朝使节全数杀害。元军出击,占人就设埋伏打偷袭,还断其归路包饺子,用七百年后折磨美国大兵的办法,折磨着元军。

没办法,唆都只好困守占城港(今越南归仁市)待援。

忽必烈见状,灵机一动——干脆我从陆上发兵,借道安南来救你吧?

可是,人家安南答应吗?

03 敌进我退的安南人

早在蒙哥大汗时期,蒙古大将兀良哈台就在征服云南后,趁势攻入安南,一度进占了首都升龙城(今越南河内)。1260年忽必烈上台,转为怀柔政策,封了安南君主为“安南国王”,规定三年一朝贡。不过一直以来,安南对元朝总是若即若离,保持相当的独立性。

1283年,忽必烈要求安南出兵出粮,配合元军攻打占城。安南方面断然拒绝,还提出“其国至占城水陆非便”,以此阻止元军过境。

我把你当小弟,你就这么不识抬举?

清朝时安南使团进京朝贡的场景

忽必烈一怒之下,命其子镇南王脱欢率军攻打安南,占城那边先不管了,指示唆都拔营北上,和脱欢南北夹击,先把安南干掉再说。

元军很快又攻下了安南首都河内,无奈安南人再次逃入丛林打游击,零敲碎打的消耗对手。元军本来就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士气和战力越来越低下,只好撤退,一路上又不断遭到埋伏,大将李恒中箭身亡。

忽必烈自然不能善罢甘休,1287年,他搁置了第三次远征日本的计划,发动江南各省的兵力,仍旧由脱欢统帅,全力征讨安南。

这一次元朝势如破竹,“凡十七战,皆捷”,再一次占领了河内。然而安南国王和王子,却离开陆地,登船下了海,再次无影无踪。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元朝的远洋舰队多用内河平底船

更麻烦的是,安南水军在南海袭击了元朝的运粮船,元军为了活命,把米都扔进海里,轻装逃窜。脱欢那边断了粮,又惊闻安南调集三十万大军,分兵把守,控制了元军北返的各个关口——那还等什么,不赶紧撤兵,咱还回得去吗?

这又是一场大溃逃,樊楫所部在白藤江、唆都所部在乾满江,都是兵败身死,大将来阿八赤感染了瘴气,退到成都病死,就连统帅脱欢自己,脚上都中了毒箭。

从占城开始,到安南结束,忽必烈的这一轮“大征”,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他来不及悲伤,因为就在元军被安南放血的时候,缅甸那边激战正酣……

04 缅甸王朝的覆灭

缅甸那边,其实有点自己作死的意思。

当时的缅甸蒲甘王朝,是该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统一王朝,北伐阿剌干(今孟加拉地区),南攻暹罗(泰国),如同今天的三哥一样,在自家小区内独孤求败,心态开始飘了。早在1271年,元朝使者去招抚,因为见国王时不遵当地风俗,不愿意脱靴子打赤脚,竟然就被国王杀了。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南亚特色的象兵部队

1277年,缅甸王居然出动象兵,主动出击元朝的云南行省。

蒙古人号称世界征服者,从来都是打别人的份,哪轮到着被人打,自然要出兵反击,攻破了几百个寨子,招(掳)降(掠)了三万多户人家,但最终受不了当地的酷热,撤了回来。

1283年、1286年,忽必烈又两次发兵攻打缅甸,其中后一次,终于引发了缅国内乱,强盛一时的蒲甘王朝从此衰落,国王成了掸族(即泰国的泰族,中国称傣族)强臣手中的傀儡。

不过元朝也没落什么好,打到1287年,已经损失了七千多兵力,地盘又占不住,在获得了缅甸称臣纳贡的承诺之后,再次撤回。忽必烈劳师糜饷换来的,不过是数量有限的大象、大米、布帛之类贡品罢了。

但从长远来看,最大的收获是生生打散了缅甸的一个大一统王国,防止了东南亚地区出现唯一的霸权大国。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忽必烈之孙:元成宗铁穆耳

当然了,反复无常的缅甸后来又不断闹事,忽必烈的孙子元成宗铁穆耳在位时,又派兵教训过他们一回,此是后话不表。

忽必烈的下一个对手,该轮到谁了呢?

05 破爪哇徒劳无功

南宋时,中国通过远洋贸易赚了大钱,忽必烈对于贸易中枢的南洋诸国早就动了心,当初之所以要打占城,就是想以此做基地,攻略南洋。

当时南洋各国中,最强大的非爪哇莫属,忽必烈也认为,只要搞定了爪哇,则“其余小国即当自服”。

从1279年开始,元朝多次派使者去爪哇招抚,还提出要爪哇国王亲自到大都来朝见。无奈鞑靼皇帝没有日后的郑和威风,爪哇国王口上说好,也通过双边贸易捞足了银票,但就是不进京,到1292年,实在被逼急了,居然把元朝使者黥面送回,也就是在脸上刺字以为侮辱。

忽必烈被打了脸,马上动员江西、福建等地兵力两万多人,跨海远征爪哇。不过据韩儒林先生考证,实际出征者只有五千人。

这五千人马刚一靠岸,发现爪哇爆发了内战,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叛军首领哈只葛当杀了国王,正在猛攻国王的女婿土罕必阇耶。女婿一看元军驾到,马上带着户口图册前来归降,请“政府军”给主持公道。

元军也不问青红皂白,就全力帮着女婿打哈只葛当,杀了叛军五千多人,赶进河里淹死者数万——这估计又是《元史》在添油加醋,硬把一场村战描成了大兵团歼灭战。

事态平定之后,元军统帅史弼要求带战俘、战利品还有女婿,进京面圣。女婿土罕必阇耶借口要先回首都,换正式的归降表,带上进贡的财宝,然后再上路。史弼居然就信了,还派了200人护送。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爪哇的古佛塔

就在回去的路上,女婿突然翻脸,杀了护送的元军将士,然后四处调集兵力,夹击元军大部队。史弼的兵力和粮饷,都在打叛军的时候消耗掉了,如今强弩之末,抵挡一番后匆匆登船回国。

这一趟远征,耗时两个多月,损失兵力三千多,被爪哇人民摆了一道,寸土未得,只抢回来一批香料和珠宝,徒劳无功,至少也是得不偿失。

06 扩张的极限,崩盘的开始

1294年,79岁的忽必烈去世,留下了一个扩张已到极限,四处碰壁的大帝国。

曾经驰骋欧亚的世界征服者,为什么在忽必烈的时代,东征日本两次惨败,对东南亚一众小国,竟然也是无一胜绩呢?

因为主观和客观条件,都不一样了。

日本自不必说,远征重洋,已经超出了蒙古“跑马的汉子”的认知极限了,两次东征与其说败给了倭人,不如说是输给了海洋。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元军舰队在日本被飓风摧毁

而所谓的“忽必烈三大征”:占城及安南、缅甸、爪哇,都地处赤道附近,多海风、雨水,气候湿热,如史书中所言:

占城——“气候乍热,城之下水多洄旋”;

安南——“山环而险,溪道互布”;

缅甸——“隔黑水淤泥河,西番诸国不可通”;

爪哇——“天无霜雪,四时之气常燠”。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现代化汽车也要深陷其中

即使到了近现代,中国远征军将士、越战中的美国大兵,也都吃尽了苦头,更别提七百年前的元军了。蒙古人大开大阖的骑射战术,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反而在当地人的丛林游击战中,迅速消耗。

更可怕的,是随时可能爆发的热带传染病,元军将领来阿八赤在征伐安南时就哀叹:

将士多北人,春夏之交瘴病作……吾不能持久矣!

来阿八赤本人,后来也感染了瘴气,头颈和大腿肿胀,死相非常恐怖。

但当时元朝已经灭亡了南宋,部队中就没有适应当地气候的南方兵士吗?

事实上,随着帝国的急剧扩张,早期精锐蒙古军被不断稀释和分封,忽必烈南征军的主力,早就是南方汉人了。因为四处征战兵源枯竭,元廷在江南地区实行了残酷的征兵政策:

湖南地区——“连岁征日本及用兵占城……群生愁叹,四民废业”;

广东地区——“连岁征战,士卒精锐者罢于外……每一城邑,多不过二百人”;

江南大部——“多绝丁破产之家”。

战安南、伐缅甸、攻爪哇,忽必烈三大征,为何失陷东南亚丛林之中

元朝高层的色目官僚集团

可想而知,这样强征来的“小白”兵士,加上高层的蒙古、色目将领对汉人降将的歧视,彼此离心离德——这样的部队,怎么能与横扫欧亚的那支蒙古百战之师相提并论呢?

1309年,忽必烈的继任者元成宗,和朝臣们商议,是否南征八百媳妇(今缅甸泰国北部一带),丞相完泽这样说道:

江南之地尽世祖(忽必烈)所取,陛下不兴此役,则无功可见于后世。

日后以守成之君形象存于史册的元成宗,只好继续滥发纸币,以恶意通货膨胀透支帝国的未来,硬着头皮征兵筹粮,驱赶大军进入下一轮的溃败。

元成宗死后仅仅十几年,被迫停止了对外扩张的元朝,就爆发了“两都之战”的内乱,之后迅速衰颓,无可挽回地走向了灭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02363603215598083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