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曾多次击败后金的进犯。对于这样的民族英雄,大家一般都是以夸奖为主,会忽略一些他其他方面的问题。

但袁崇焕不一样。袁崇焕是一个十分具有争议的人物,后世评论为了他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卖国贼”争论不休,甚至有人直言袁崇焕对于中国的破坏十分巨大,事情真的如此吗?

走上神坛:两次大捷,击退后金

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是广东东莞人,在袁崇焕35岁时,他终于高中进士,当上了福建邵武知县。

袁崇焕是一个十分喜欢军事的人,经常与人谈论兵法,也会在遇到退伍老兵时询问他们边塞的各种情况,这令袁崇焕对边塞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也觉得自己有镇守边关的才能,而不应该只是当一个小小的知县。

没过几年,到了1622年时——也就是天启二年——袁崇焕前往京城觐见新帝朱由校,被破格提拔到了兵部任职,这时候离袁崇焕实现自己带兵作战的愿望已经不远了。

很快,广宁被后金攻陷,袁崇焕便趁此时机独自出关查看地形,并在回来之后对朝廷夸下海口,称只要有足够的兵马粮草,自己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这可以说是袁崇焕的自信,当然也可以说是他的自大。但在当时的明朝,国家似乎已经穷途末路,所以也就出现了“袁崇焕敢说,皇帝敢信”的奇特场景,朱由校当即破格提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让他督军关外,还拨给他帑金二十万,让他招兵买马。

要说袁崇焕一介文官,虽然多是纸上谈兵,但他还是有一定的胆量和实力的。例如他奉命安置辽东失业人群,是于夜间立即出发的,在当时的辽东常有虎豹出没,可以说他是冒着生命危险领命而去的,将士们也都佩服他的勇气。

再例如袁崇焕曾在大学士孙承宗巡行边塞时,提出了在宁远驻扎兵力、修筑城墙的建议,孙承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十分倚重袁崇焕,袁崇焕也确实不负所望,经营辽东、功绩卓著。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孙承宗

在袁崇焕和满桂的努力维护下,宁远城墙牢固、将士们乐于效命、商旅百姓也将此处视为乐土,令宁远成为了一座关外重镇。到了天启五年,孙承宗和袁崇焕已经开疆复土两百里,让宁远成为了“内地”。

同一年,孙承宗因不愿与魏忠贤同流合污而被陷害罢官,高第接替了孙承宗的职位,并很快决定放弃关外,将军队全部撤回关内。此时,努尔哈赤得知了孙承宗被罢免的消息,他趁机西渡辽河,率大军直指宁远。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努尔哈赤

当时高第已经将锦州军民撤回山海关,并决定不去救援宁远。在如此情况之下,袁崇焕与满桂等人死守宁远,并用西洋巨炮炮轰后金军队、打伤努尔哈赤,终于令后金撤军,袁崇焕取得了宁远大捷。这并不是袁崇焕的人生巅峰,因为他还将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大捷,这将帮助他走上神坛。

天启七年,皇太极率兵包围锦州,袁崇焕“无动于衷”,直到皇太极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才重视起来,并故技重施——再次用炮火攻击后金军队。

当年努尔哈赤无法攻克明朝的西洋巨炮,现在皇太极也不行。后金军队在炮火的打击下伤亡惨重,皇太极只得撤军,袁崇焕获得了他的第二次大捷——宁锦大捷

两次大捷,无疑真正将袁崇焕推上了民族英雄的神坛,也让他有了之后可以吹嘘的资本。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夸下海口:五年复辽,骑虎难下

虽然袁崇焕取得了两次大捷,但平心而论,袁崇焕的军事才能是不能与岳飞这样的名将相提并论的,更不用说“擎天一柱”“捍卫明朝的栋梁”等夸赞了。因为努尔哈赤病死之后,袁崇焕曾主动提出与皇太极议和,皇太极也同意了,并趁此机会率军攻打朝鲜。

所谓兵不厌诈,袁崇焕原本可以趁机偷袭皇太极的老巢,但袁崇焕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袁崇焕修缮了锦州、中左、大凌三城。反观皇太极,在打下朝鲜之后,立刻撕毁协议、围攻锦州。

不过,当时袁崇焕似乎并不重视皇太极的围攻之举,也没有第一时间增援锦州,直到皇太极分兵宁远,他才再次积极应战。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因而,实际上袁崇焕能够取得宁远、宁锦两次大捷,还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即孙承宗和袁可立经营辽东时的打下的战略基础。但袁崇焕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当然是自己的功劳。

1627年,朱由校驾崩、朱由检即位,重新启用了被魏忠贤陷害而辞官的袁崇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使。朱由检即我们所熟知的崇祯皇帝,他登基后即诏袁崇焕陈述兵事。袁崇焕则在皇帝面前夸夸其谈,说自己只要有5年时间就可以复辽。

新上任的崇祯皇帝对此十分满意,几乎要立刻让袁崇焕实行自己的计划。但实际上,据袁崇焕自己所说,这些话只是用来安慰皇上的。这令当时的给事中许誉卿大吃一惊,立刻就提醒袁崇焕:“万一皇上问你具体成效怎么办,毕竟这可是欺君之罪!”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许誉卿

这时,袁崇焕也清醒了一些,觉得自己夸下了海口,就立刻上书称“复辽之事需要户部、工部、吏部、兵部等各个部门配合,否则很难成功”。

袁崇焕大概也没想到朱由检也是个“狠人”,立刻就下令各部门都要按照袁崇焕的指令办事。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赐了袁崇焕尚方宝剑、承诺用人不疑,让袁崇焕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实现自己5年复辽的计划。

这时,袁崇焕骑虎难下,只得前往边关准备自己的复辽计划,而袁崇焕所惹人争议的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个时候。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惹人争议:擅杀大将毛文龙

明末时期,朝廷还有一员大将——毛文龙。毛文龙在天启六年就加封了平辽总兵、手中有尚方宝剑,还镇守皮岛重镇,因为其势力不断扩大,加上皮岛又远离朝廷,毛文龙颇有一些“海外天子”的意思。

崇祯二年,袁崇焕渡海到皮岛,毛文龙虽然前往迎接,但言语之间诸多傲慢,惹怒了袁崇焕。于是袁崇焕就设计抓住了毛文龙,并列出他的12条罪状,以尚方宝剑斩杀了他。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皮岛没有主帅,人心背离。袁崇焕害怕毛文龙旧部叛变,便向崇祯皇帝上书,请求给皮岛的军队增加饷银。崇祯皇帝虽然对此有所疑虑,但鉴于这是袁崇焕所请,便也答应了。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毛文龙

但实际上,毛文龙虽然为人嚣张傲慢,但一直在与后金作战,给皇太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且,增加的饷银根本无法弥补失去主帅所导致的人心背离。

毛文龙的部下在失去主帅之后也变得几乎毫无战斗力,其手下三员大将包括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都先后归顺了皇太极,可以说,袁可立当年耗费大量财力、人力、物力所构筑的海上防线几近崩溃。

皇太极看准了这个空子,举兵数十万分别进入龙井关、大安口。袁崇焕虽然率军分兵阻拦,但最终没能阻拦后金大军,皇太极率兵直逼京城。

袁崇焕急忙率大军赶回护卫京师,但由于朱由检不让袁崇焕大军进城,袁崇焕只得在京城外与皇太极大军交战,经过艰苦鏖战,袁崇焕还是依靠火炮击退了皇太极,解了京城之围。虽然这一次袁崇焕看似依旧有功,但在皇太极退兵之后,崇祯便收了袁崇焕的兵权、将其下狱。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皇太极

这其中虽然有后金离间计的效果,但说到底还是朝中大臣包括崇祯本人都怀疑袁崇焕故意放清兵入关的缘故。毕竟,以袁崇焕两次大捷的功绩以及其5年复辽的“豪言壮志”来看,似乎不应该让皇太极这么快就兵临京师城下。

最终,袁崇焕因为两条罪名而被凌迟处死,一是擅自与后金议和,二是擅杀毛文龙。

袁崇焕的下场实在有点惨,但考虑到当时崇祯几乎调动了自己所有的力量,押宝在袁崇焕身上,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袁崇焕得此下场可能也有着几分“咎由自取”的意味。如果他当年没有在崇祯面前夸下海口,也不至于如此。

要说起来,这两条罪名都不能算冤枉了袁崇焕,但他真正给明朝造成的破坏就是擅杀毛文龙。毛文龙坐镇皮岛,他的水师构筑了大明朝廷的海上防线,毛文龙也曾多次率军击退后金军队,可以说毛文龙是皇太极乃至整个后金的眼中钉。

袁崇焕: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够不上野心

崇祯

但皇太极的“眼中钉”竟然被袁崇焕拔除了——理由还是对自己不敬——这也难怪会有人怀疑袁崇焕通敌卖国,或者有人会说“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之罪过,与秦桧以十二道金牌杀岳飞一样大”。

这话当然是有点夸大的,纵观袁崇焕这一生,虽然他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但他的军事水平却也着实一般。袁崇焕在对后金的战争中,确实多次立有战功 ,但这大多数建立在某一场具体战役之上、建立在孙承宗、袁可立打下的坚城利炮的基础上的,在战略层面袁崇焕甚至可能是过大于功的。

因为在崇祯的全力支持下,袁崇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营辽东,却仍旧让皇太极长驱直入、直达北京,这无疑表现出了袁崇焕夸夸其谈、军事能力平庸的缺点。可以说袁崇焕这一生虽有爱国之心,但能力还够不上他的野心。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892615378908905987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