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如此多的汉族南迁,东晋是如何安置他们的?

从永嘉之乱以后,北方就陷入了长期的战乱,而南方却相对稳定,于是大量的北方世家大族迁徙到了南方,历史上称为“衣冠南渡”。从西晋末年到南北朝,北方人民南迁一共出现了七次高峰。根据《魏晋南北朝史》的资料显示,当时南迁到南方的户籍人口有90万(还有大量的依附民无法统计),大约占据东晋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北方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选择南迁。那么东晋王朝是如何安置这些流民的呢?

十六国时期,如此多的汉族南迁,东晋是如何安置他们的?

人口南迁

这些南迁的成功的百姓,大多数都是以世家大族为首领。而东晋王朝本身也是在北方南渡士族的支持下建立的,因而东晋对这些南渡的士族都采取了拉拢的态度。当时拉拢士族的一个政策就是设立侨州、侨郡。在当时,统一将南迁的流民称为“侨人”,而设置侨州侨郡就是对其士族身份的认同和优待。

当时的士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往往将地望作为士族标记。例如当时十分具有权势的士族有琅邪王氏、陈郡谢氏,其地望都在北方。当他们迁徙到南方之后,如果改称为丹阳王氏、会稽谢氏,那就无法体现其地望、家族的高贵了。而采取设立侨州侨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侨州侨郡的设立早在西晋末年就出现了。永嘉之乱的时候,司马睿南迁,跟随来的有1000多家琅琊人,于是司马睿在建康(南京)侨立一个怀德县。335年,司马睿又侨立琅琊郡,称为南琅琊郡。东晋建立之初,又侨立了南徐州、南兖州、南青州、南豫州,而幽州、冀州等地的侨民较少,因而没有设立侨州,只设立侨郡侨县,并归属于其他侨州管辖。

十六国时期,如此多的汉族南迁,东晋是如何安置他们的?

侨州侨郡的大量设立,造成了东晋地方区域的混乱。例如今天常州一带就出现了10多个侨郡、60多个侨县,这些侨州侨郡管辖的地区狭小,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膨胀。有的侨郡甚至没有下设县级单位,“紊乱无纪,名实俱违”。沈约在《宋书》中说“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民单户约,不可独建”。侨州侨郡的大量设置,是导致郡县制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侨州侨郡的侨民享受着东晋方面给予的优惠条件,例如有优复特权,也就是可以免除赋役。这个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流民的经济生活尽快稳定下来,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流民南迁。不过随着东晋的统治逐渐稳定,这些免税的特权也逐渐被取消了,开始采取“土断”。

所谓的“土断”就是对侨州侨郡进行了全面的户口清查,以进行统一的赋税征收。东晋先后进行了四次土断。第一次土断发生在成帝咸和年间(326—334),没有具体的记载;第二次土断发生于341年,这次土断将郡县的流民作了区别,当地土著写在黄色户籍上,为“黄籍”;北方侨民写在白色户籍上,为“白籍”。364年,桓温主持了第三次土断,“大阅户人,严法禁,称为庚成制”。由于之前的土断逐渐取消了侨民的优待,因此许多流民不报户口,或者依附于世家大族。桓温就颁布严厉的法令予以打击。

东晋陶牛车及俑群

桓温的土断做的比较彻底,许多世家大族都遭到了盘查。如彭城王司马玄“玄匿五户,桓温表玄犯禁,收付廷尉”。经过这次土断,东晋掌握的户籍人口大大增加了,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充实起来,史称“财阜国丰”,这位后来东晋北伐和击败前秦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次土断是由刘裕主持的。这时候,已经到了东晋末年,世家大族也逐渐走向了衰落。作为寒门出身的刘裕,自然不会维护士族的利益,反而会加以打击,土断就是其中的一个措施。412年,刘裕开始推行土断。当时会稽四姓中的余姚世族虞亮“藏匿亡命千余人”,被刘裕处以死刑,这可把其他士族吓坏了,史称“豪强肃然,远近知禁”。此后土断就雷厉风行地进行了。后来南朝建立之后,又多次进行了土断。

总体上来说,东晋的侨置政策和土断政策,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在侨置政策下,有利于北方流民的迅速安定,维护政权的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当时大量的北方人涌入长江一线,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以及技术,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得南北经济总体保持了平衡,为隋唐的繁荣打下一个基础。而土断政策加速了北方侨州士族的衰落,也有利于寒门的崛起。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882196620721521160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