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就一蹶不振呢?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出师表》的开篇,诸葛亮就表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即因为夷陵之战的失败,以及先帝刘备的去世,导致益州疲弊,甚至可以说蜀汉到了最危险的地步了。而在整个三国时期,因为夷陵之战带来的重创,蜀汉不仅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也因此在公元263年就被曹魏消灭了。

对于夷陵之战来说,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5万兵马损失殆尽。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就一蹶不振呢?换而言之,夷陵之战对于蜀汉的负面影响,除了兵马上的损失,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首先,公元221年,夷陵之战正式爆发。此战,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孙权也组织了5万人的大军,从而交给陆逊来指挥。因此,对于夷陵之战来说,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这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区别。在夷陵之战吃到败仗后,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驻军接近两万,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一方最多损失了5万兵马,也即一些溃散的士兵,最终在永安白帝城一带重新聚集,所以蜀汉一方的实际损失,很可能低于5万人。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数万人的兵马损失,已经足够让蜀汉伤筋动骨。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对三国时期的实际兵力往往存在一个误判。比如对于夷陵之战,《三国演义》将刘备的兵马夸大到70多万。但是,实际上,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蜀汉的整个人口也不到100万人。

二,按照10:1的比例,蜀汉的整体兵力,最多不到10万人。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5万兵马,确实是比较巨大的损失。也即在夷陵之战后,蜀汉仅仅剩下5万左右的兵马,这5万兵马还需要防守汉中、永安、南中、成都等重镇。在此基础上,蜀汉已经暂时失去了对外作战的能力。当然,除了兵马上的损失,夷陵之战对于蜀汉的影响,还远远不止于此。一方面,众多年轻将领的阵亡,让蜀汉出现了人才断层的问题。说到夷陵之战损失的人才,那都是蜀汉未来的精英,也即如果没有在夷陵之战中阵亡,这些文臣武将完全可以在蜀汉中后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夷陵之战,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就一蹶不振呢?

黄权: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及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谏而不纳。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

冯习和张南:他俩是刘备在荆州时就跟随自己的武将,并且是自己的亲信

傅彤:作为刘备的中军护卫,为保护刘备,最终精疲力竭,这样忠心耿耿的武将,可以在忠义上媲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了。

沙摩柯:本是五溪蛮首领,前来助阵刘备伐吴,但不想因此丢掉性命,使得蜀汉缺失了一个好的盟友。

马良和程畿:二人是刘备伐吴的主要谋士,马良最出名,他的弟弟马谡后来成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参军。

王甫:原是益州牧刘璋部下,但是刘备非常器重他,甚至让他协助关羽,可他的建议关羽没有听进去,后随刘备参加夷陵之战,结果被东吴将士斩杀。

杜路和刘宁:夷陵之战失败后,被吴国包围,被迫降吴,这同样是蜀汉的一大损失。

三,众所周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人才难得的三国时期,损失一位将领,已经足够让众多诸侯感到心疼了。比如吕蒙的病逝,就让孙权痛惜不已。再比如郭嘉的英年早逝,也让曹操哀叹良久。而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失的将领,则足以让蜀汉一直都没有恢复元气,这成为蜀汉从此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刘备在夷陵之战后去世,同样是蜀汉的一大损失。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葬惠陵。

对于刘备来说,一生南征北战,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此基础上,如果刘备没有在夷陵之战后就立即去世的话,那么,即便刘备之后不能继续征战沙场,但是,只要刘备可以坐镇后方,无疑能够为诸葛亮北伐中原提供更大的帮助。换而言之,刘备对于蜀汉的作用和价值,显然被很多人低估了。虽然蜀汉的建立,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文臣武将的努力存在直接的关系。但是,刘备作为他们的主公,显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比如益州之战、汉中之战等艰难的战役,都是刘备亲自指挥的。

夷陵之战,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就一蹶不振呢?

四,最后,所以,在笔者看来,刘备的去世,同样加速了蜀汉的衰落,让丞相诸葛亮必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此之外,在夷陵之战后,南中等地的叛乱爆发,也让蜀汉更加一蹶不振。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五月,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这一年六月前后,益州郡的豪强雍闓,趁蜀国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部落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

其中,就黄元叛乱来说,一度威胁到了蜀汉都城成都,而就孟获等人的叛乱,则导致蜀汉一度失去了对南中地区的掌控。虽然这些叛乱最终被丞相诸葛亮平定,但是,这导致蜀汉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南中地区,更让蜀汉在数十年的时间中一直留下一支重兵。而这,无疑让本就弱小的蜀汉,在兵力上更加捉襟见肘了。综上,在笔者看来,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夷陵之战后,蜀汉就此一蹶不振。甚至可以说,蜀汉的灭亡,早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后就注定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866001377118650892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