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与正义背道而驰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与正义背道而驰

一场漫天大火,映红了长江两岸,火光之中是无数士兵拼死挣扎的身影,同时还伴随着一声声惨烈的呐喊……

这是《三国演义》书中赤壁之战的真实写照,而这一战,也是整部书的关键转折点之一,奠定了曹操和孙、刘二人划江而治三分天下的基础。

不过对于这一次壮观而又惨烈的战斗,人们历来都认为孙、刘二人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以水面偏能用火攻的神奇妙计击退了“汉贼”曹操。尤其是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在这一战中披上了一层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成功树立起了反抗曹操维护正义的形象。而被人火烧战船,将数万大军付之一炬的曹操,也就此成为了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从客观角度出发,作为获胜方的孙刘联盟,是否真的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他们在这一战中所做出的种种决定和举动,究竟是为了整个天下,还是为了一己之私?

这些人的出发点和立场,直接关乎着这次战争的整体性质。然而结合整部书中所描绘的天下形势来看,赤壁之战的结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如此大快人心,但实则却已经与正义背道而驰。

在《三国演义》的世界中,正义具体是指什么?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与正义背道而驰

正义的标准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属于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范畴,针对不同的情形,也都有不一样的要求,不过总体可以概括为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那么对于《三国演义》中那些能够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人来说,评判他们是否归属于正义的标准,其实只有三个字——利天下

因为在当时,这些人虽然不是整个天下的君王,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能够直接改变天下形势的走向。

《六韬・发启》有云:“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这句话放到《三国演义》当中,也同样是一条不可否认的真理。能够做出有利于整个天下发展的行为,才算是站在了正义的立场上。

此时再看当时的情形,自从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以来,整片江山便开始土崩瓦解,各路诸侯雄踞一方,纷纷为了壮大自己而不断蚕食吞并他人。在这段期间,多少士兵战死沙场,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天下早已满目疮痍。

比如曹操有一首诗名为《薤露行》,其中便深度描写了那种悲惨的景象: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在这样的乱世当中,利天下的标准已然非常明显,那便是尽快结束战乱,实现山河一统,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能够奉行这一原则,方才可以称之为正义,反之则是背道而驰。

曹操、孙权、刘备等人展开赤壁之战的出发点和目的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与正义背道而驰

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已然发展成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他发兵南下的目的也很明白,就是为了收复江东(因曹操身为汉室丞相,故而称之为收复),然后再挥兵西蜀,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况且此时此刻,曹操打的是汉室正统的旗号,于情于理都属于名正言顺。譬如他自己在决战之前也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他所说的周公其实并非周文王姬昌,而是文王之子姬旦。对方曾尽心尽力辅佐过周武王,后来武王驾崩,周公又呕心沥血帮助年幼的成王治理国家,平定叛乱,为整个周朝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曹操以周公自比,其意图非常明显,是想要效仿对方重整这一片破碎的江山,从而赢得生前身后名。同时也是为了反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表明自己只是帮助汉献帝治理天下,并无不臣之心。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无论曹操是否想要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自立为皇帝,都不会对百姓们造成影响。毕竟那时候汉室已经腐朽不堪,汉献帝也没有重整乾坤的能力,即使过渡到另外一个朝代也无可厚非。更何况百姓们所追求的只不过是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不在意究竟是谁成就了皇图霸业。

反倒是孙权和刘备这些人,更加能够感受到曹操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因为对方兵下江南,就意味着要从孙权手中剥夺对江东地区的统治权。

如此一来,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就很明显了,孙权认为江东是自己的地盘,根本不愿意实现曹操所说的统一。因为一旦把江东交给对方,自己就会从雄踞一方的霸主,变成寄人篱下的高级囚徒,甚至还有可能丢掉身家性命,沦为统一大业的牺牲品。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安排重兵与曹操隔江对峙,继而引出了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与正义背道而驰

至于刘备的处境,则更加耐人寻味。他与孙权和曹操相比,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势力,既无多少兵马,也没有自己的地盘,充其量只是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角色。

但在这个时候,他却喊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口口声声称自己要光复汉室,讨伐逆贼曹操。事实上,他这么做无非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或者说是在制造社会舆论,从而为自己造势。

因为他和孙权一样不愿意看到曹操挥兵南下,毕竟此时北方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只能在江南寻求发展的机会。如果曹操此时长驱直入扫平江南,那么刘备就将再也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派遣诸葛亮去联合孙权,共同发起了赤壁之战。

也就是说曹操打这一仗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天下,早日结束战乱。而孙权和刘备,一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以及对江东地区的所有权,另一个则是为了把水搅浑,然后好伺机浑水摸鱼,争取发展壮大的机会。

这样看起来,曹操明显更加符合正义的立场。而且除此之外,孙权与刘备等人在这一战中的表现,也的确有失正义。

个人利益和恩怨左右了天下大势

面对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孙刘联盟在兵力上并不具备任何优势,而且相差十分悬殊。为了能够在条件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反败为胜,周瑜、鲁肃等人为曹操量身定制了一套连环计。

第一步,诱使蒋干盗书,已借刀杀人之法,除掉了深谙水上用兵之道的蔡茂、张允。

第二步,安排黄盖诈降,做好了火攻的准备。

第三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庞统面见曹操,为对方献上了铁索连舟之法。

这三条计策虽然帮助孙刘联盟打败了曹操,但是仔细看来,却也有许多有违人道主义之处。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与正义背道而驰

譬如庞统巧献连环计之时,徐庶曾经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对此庞统连忙声称,自己此举完全是为了保全江东81郡的百姓。可是接下来徐庶又反问道:“此间八十三万人马,性命如何?”

这是一个直击人心的尖锐问题,曹操即使成功打败了孙权,但也终归是军事上的较量,不可能像庞统所说那样祸及江东百姓。因为对方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天下,而不是为了尽情杀戮,此时双方交战虽然会有所伤亡,但是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明显有利于今后的和平发展。

反倒是周瑜和庞统等人这一套连环计下来,葬送了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就算双方正面交战,恐怕也不至于造成如此惨烈的伤亡。而且这一次赤壁之战,也大大阻碍了天下统一的进度,让战火又延续了几十年之久。

其实在庞统造访曹营的时候,徐庶完全可以将实情如实告诉曹操,可是他却由于当年对方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母亲,而选择对此事置之不理。正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但在这份沉默的背后,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他与曹操的个人恩怨,更关系着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关乎着天下统一的大业,牵连着众多百姓的生存大计,与真正的正义。

可是当那一场漫天大火在长江岸边烧起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然与正义背道而驰,个人的利益和恩怨,终究对天下大势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与正义背道而驰

诸葛亮在七星坛作法借东风的时候,只知道这一场东风会让曹操的百万雄师灰飞烟灭,却没想到自己的举动,会给天下带来怎样的影响?孙权、刘备等人也只想着打败曹操以后,如何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却不曾考虑还有多少百姓生活在战火之中。

他们的皇图霸业,又怎能抵得过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些人的个人恩怨,又如何比得上一片太平盛世?孙刘联盟固然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与此同时却也偏离了正义。

人世间的是非对错,并不能只注重于眼前的得失与成败,而是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着眼考虑。孙权和刘备等人即便赢得了暂时的利益,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可结果又能如何?

只不过是又让这片江山多遭受了几十年的战火,被他们分割的天下最终还是要重归一统,分久必合,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大势。也唯有在和平统一的局势之下,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才能迎来真正安居乐业的日子。

赤壁一战,周郎谈笑风生,孔明轻摇羽扇,转眼间都已烟消云散。《三国演义》当中的这段故事,初读起来是那么的大快人心,好像曹操的失败,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真正的正义,并非几句冠冕堂皇的说辞,与一场战争的成败能够代表。《泊宅编》书中曾言:“以此知公论在人心,无间于南北也。”

倘若世间之人都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天底下又该避免多少无谓的纷争。

结语

世人常说《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有刻意捧高刘备、诸葛亮等人,贬低曹操方面的嫌疑。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因为书中只不过刻画了一些具有艺术色彩的人物形象,为他们赋予了某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性格。不过对于那些故事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评判,不曾为人灌输先入为主的思想。

至于能够从中体会出什么道理,这完全需要依靠自己的理解方式,以及对故事和人生的解读。这是一个各见仁智的过程,每个人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见解。就像书中的赤壁之战,既能够体现出双方智谋上的较量,同时也能够延伸出关于正义的思考。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847484829278306827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