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一次秘密刺杀,子弹击穿了他的面部,从左边颧骨射入,深入左眼下方,情况不容乐观。

所有医生都说,必须立刻取出子弹,卧床静养。可是,他却一口回绝:

“国家危在旦夕,促成和平刻不容缓,我怎么能拖延时间以致误国呢?”

次日,他缠着纱布 “舌战群儒”,衣服上的大片血迹,既突兀,又异常耀眼。

他就是李鸿章,这年他七十二岁。

对李鸿章的评价,众口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有人则认为他是国家罪人。

而我却对他那“运气”的一生,有着无尽的羡慕与同情。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他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是最年轻的安徽籍翰林。

对于“五十少进士”而言,李鸿章比大部分人早了一倍多。

这就意味着,他能比其他人少奋斗二十六年,也有机会比其他人建功立业早二十六年。

总之一句话,李鸿章赢在了起跑线上。

如果说,他此时的学历,靠的是天资聪颖,那么,他后期的成就,则离不开“运气”二字。

《李伯元全集》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李文忠未达时,常与人言志,文忠曰:“吾愿得玻璃大厅事七间,明窗四启,治事其中。”

李鸿章的人生志向可见一斑。

但在清代的官场,从进士到封疆大臣,平均要三十年之久。如果想尽早实现梦想,有且仅有一条出路——通过战功。

李鸿章在事业上发展的顺风顺水,离不开他的贵人——曾国藩。

其实,李鸿章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曾国藩账下,起初他与曾国藩一样,授命协办团练,一个在安徽、一个在湖南。

可是,李鸿章这次团练办得非常失败。

就在他失意之时,曾国藩的湘军却办得风生水起。于是,李鸿章决定投奔曾经的老师。

开挂的人生由此开启。

众所周知,李鸿章是通过淮军,名动京师。他有机会出任江苏巡抚,独当一面,全依赖曾国藩的推荐。

其实,这次受推荐,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李鸿章自己的运气。

曾国藩深知上海是国家要冲,不仅粮饷取之不尽,而且能学习到西洋先进技术,最重要的一点,这片新战场是所有人独自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

曾国藩第一个想到的,是弟弟曾国荃。可是,曾国荃却执迷于围困天京,不想放弃攻下太平军老巢的首功。

无奈之下,曾国藩转而邀请湘军名将陈世杰,不料再一次遭到拒绝。

于是,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掉进了备胎李鸿章手中。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太平天国覆灭后,北方的捻军兴盛猖獗。如果说消灭太平天国是湘军的功劳,那么,捻军的消失,则让李鸿章的军事能力得到了朝廷的肯定。

起初,担当镇压捻军重任的,是曾国藩。可是,在第一次与捻军的交锋中,曾国藩大败。

朝廷一怒之下撤换了曾国藩,启用李鸿章。

李鸿章不负众望,大败捻军。老师败给了学生,是李鸿章的军事谋略胜于蓝吗?

不!

李鸿章与捻军作战,采用的仍是曾国藩的战略,可以说,如果朝廷不急于撤换曾国藩,捻军就会跟太平天国一样,败于曾国藩之手。

经此一役,清廷上下皆认为:论军事才能,李鸿章高于曾国藩;论作战水平,淮军胜于湘军。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天津教案”对于曾国藩来说,是一生的耻辱,至死也未能忘怀。但对于李鸿章来说,恰恰相反,是他走向巅峰的又一块垫脚砖。

曾国藩督办“天津教案”时,可以说是犯了众怒。不仅中国政府与民众怨声载道,就连法国公使也不买账。

李鸿章接手后,恰逢普法战争爆发,法国人自顾不暇,当然不会在“天津教案”上死磕,因此不了了之。

从此,职场新人李鸿章一跃成为晚清重臣,身价远超曾国藩。

但如果说,李鸿章的升迁单凭一己运气,那就是管中窥豹了。

湘军中人才济济,而曾国藩却独选他来接班。可见,李鸿章的才智与人品足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一言以概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也许是前半生过于顺风顺水,李鸿章的“运气”渐渐开始走向相反的一面。

甲午中日海战,是李鸿章一生的转折点。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苏伊士运河的通行,使得欧洲与东方之间,没有了距离障碍,通商也越来越频繁。

在上海当巡抚的这几年,通过与外国人的接触,李鸿章开阔了眼界,他深知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天朝上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谋求自强。

于是,积极投身于“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了他后半生的信念。

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那么,创建北洋水师的理由,则更直接:御侮。

1874年,日本假借台湾牡丹社番民,杀害琉球船民,出兵侵台。并要求取得与欧洲国家相等的在华权利。

藩属之国,变为帝国,李鸿章为之愕然。北洋水师应运而生。

朝廷对李鸿章看似有求必应,其实大部分官员,就连慈禧,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表面支持的背后,是围观看热闹、等着看笑话的心态。

李鸿章建设海军有种不顾一切的劲头,他的用心很快得到了回报,中国海军排名世界第八。而日本的排位,仅为世界十六。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不对啊!强弱悬殊如此之大,为什么中日海战,中国还会惨败?

世界海军军备日新月异。李鸿章深知,此时正是快速巡洋舰的天下,急欲购之。可是,举国上下反对声一片,李鸿章只得放弃。

最后,这支舰艇被日本买走,成为了海战中击败我军主力舰的吉野号。

是不是觉得很讽刺?

更夸张的是,甲午战争前夕,朝廷突然宣布,太后六十大寿需要用钱,海军停购舰艇两年。

李鸿章自知不足以与日军抗衡,因此主和。但是,慈禧与光绪却拿出了“要战即战,区区小国不足挂齿”的态度。

主站派趁势怂恿皇帝撤换李鸿章,甚至要向太庙请出专杀宰相的青龙刀,将他正法。

李鸿章向皇帝上了道密折,声泪俱下地痛陈自己不得不主和的原因。

然而半个月后,海战还是打响了。结局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师惨败。

朝廷认为,李鸿章要承担全部责任,摘掉了他的三眼花翎,剥下了黄马褂,并贬去治理黄河了。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海战失利,李鸿章痛心疾首,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难道这个责任应该由李鸿章独自承担?

那些不明就里,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战派呢?

那些表面支持,却等着看笑话的围观者呢。

那些“不给马儿草,却要马儿跑”的当权者呢?

我觉得,梁启超的说法很是公允:“李鸿章以一人战一国。”

经此一役,丧权辱国的条约纷沓而至。虽然合约人不停地变更,但我国的代理人却始终如一——李鸿章。

卖国贼的帽子一直随他走进棺材,至今也未曾腐烂。

战败的条约,势必丧权辱国,不论谁去签,都是“锅里的黄鱼,两面煎”,里外不是人。

七十多岁的李鸿章,只身跳进了这个泥淖。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奠定了李鸿章后半生“卖国贼”的基调。

台湾民众甚至发出了“江湖追杀令”: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不管是李鸿章本人,还是他的子孙、兄弟子侄,只要在街上、客栈、府衙遇到,一律悉数歼灭,以慰祖宗在天之灵。”

签约时,李鸿章到底做了什么不可饶恕之事,要惨遭“灭门”?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李鸿章深知,此次谈判是个持久战,停战之事却迫在眉睫。

但伊藤博文却开出条件,要以天津、大沽、山海关来交换。

李鸿章听后大惊,他以天津是通商口岸、牵扯多国利益为理由,打消了日本侵占的念头。

可是,伊藤博文依旧贼心不死,又把眼睛盯向台湾,甚至以复起战端相威胁:“我们现在正在进攻台湾,不知道台湾人民好统治吗?”

李鸿章一脸严肃:“台湾已经立省,不能送给他国!”

看着手中的和约,李鸿章五内俱焚。继而舔着老脸道:“又要赔款又要割地,这未免出手太狠了吧。”

伊藤博文口气坚决:“这是战后之约,不是平常交涉。”

正如伊藤博文所说,战后之约,李鸿章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筹码呢?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签约结束后,伊藤博文笑对左右:

“今天太爽了!十年前,我与李鸿章在天津谈判,他言辞犀利,神态威严,吓得我的后背都湿透了。你再看看今天的他,一副无可奈何的窘相。”

是啊,为了将大清的损失降到最低,七十多岁的李鸿章,就差给伊藤博文跪下了。

什么骄傲,什么个人尊严,压根不予考虑。

这里再提一句,枪击李鸿章的刺客抓到了,问及原因,他怒目而视:

“日本国之所以不能并吞朝鲜,就是因为有了李鸿章。

现在,李鸿章又要凭借口才来议和,阻止了日本对中国的进攻、对北京的占领。

为了日本的前途,必须杀了李鸿章!”

可是,在国内等待李鸿章的又是什么呢?

弹劾,无休止地弹劾。

甚至,有人因为“将李鸿章交由刑部问罪”的主张,未能被采纳,跳河自尽。

更夸张的是,有些奏折中居然写着:

李鸿章将百万两银子,寄放在日本茶山煤矿公司;

他的儿子李经方,用八百万两,在日本开了一家银楼,还认了某王的女儿做义女,并聘为儿媳;

因为儿子在日本开了三所洋行,所以李鸿章与日本勾结,听到日本战败就担忧,听到清军战败就高兴。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鸿章一个月前知道吗?

预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

李鸿章出行前,光绪帝曾召他入宫。李鸿章知道皇上不愿做辱国之君。于是,宽慰道:

“割地谋和,从古就有。唐朝弃河湟地区,可是没有阻碍后期的中兴;辽夏入侵宋朝,宋仁宗时期不也照样全盛。天下的臣民,一定会体谅朝廷和皇帝的难处。”

但是,却唯独没有人体会到,李鸿章的焦心。

吴汝纶这样评价他:

“尤锐身当天下大任,虽权力有属有不属,其遇事勇为,夷险一节,未尝有所诿谢退让畏避也。”

李鸿章环游欧洲时,曾问俾斯麦:

“一个大臣想给国家尽心办事,但满朝官员都站在对立面,牵制掣肘,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应该怎么做?”

俾斯麦回答:

“重要的是能得到皇帝的支持,得到支持就能独揽大权,还有什么事办不到。”

李鸿章说:

“比如现在有一个大臣,他的君主谁的话都听,君主身边的大臣总是狐假虎威,借君主名义干涉大事,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

俾斯麦想了很久回答:

“既然做了大臣,以至诚之心忧国,想来没有不得君心的,唯独与妇人小孩共事,就很无奈了。”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尽管他有心有力,终究是独木难支,只能忧愤地看着国家逐步走向衰亡。

这个过程,对于李鸿章来说,无异于钝刀子割肉。

慈禧不自量力地向十一国宣战,眼看战败,便拍拍屁股走人,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李鸿章。

联军代表瓦德西以八万大军胁迫,而俄国也提出了十二款撤兵条件。李鸿章一时成了众矢之的,进退维谷。

十一国提出了共计十亿两白银的赔偿要求。

李鸿章问道:“赔款数额依据的是什么?”

德国公使回答:“要什么依据,各国都认为此数最合适。”

磨了几个月,最后才确定为四亿五千万两。

各国已经开始陆续撤兵,唯独俄国拒绝撤兵。理由是:中国皇帝没有回京、东北不安定。

九个月的磨难,彻底拖垮了李鸿章的身体。无奈之下,他只能抱病继续谈判。

“这不是将东北送给俄国吗?这样的合同无论如何,本使不敢签!”

李鸿章愤怒地拄着拐杖,向门外走去。

俄国代表鲍斯尼夫边追边喊:“李中堂,你不签条约,俄国军队就不可能撤出东北。”

李鸿章回到住处时,连吐了几口血。众人都劝他,俄国人早晚得撤走。

几天后,鲍斯尼夫来到李鸿章的病榻前,佯装拿出一份让步很大的新和约,诱骗李鸿章盖上大印。不料被李鸿章一眼识破,将其赶走。

李鸿章拿起前一晚的电报,深吸一口气:

“皇恩浩荡,我拼上这把老骨头,也要把俄国人从东北磨走。”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替历史背了黑锅?

《清史稿》评价他:

“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身为员工,必须听从领导安排;身为公司一员,必须维护企业形象。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苦了这位近八十岁高龄的老头了。在他死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威逼他签字画押。

自身疾病加上国家内外交困,李鸿章的生命走向尽头。

他临死前没有交代家事,只是咬牙切齿地说:“可恨毓贤误国至此!”接着长叹道:“两宫不肯回銮。”

梁启超曾说,李鸿章专门负责外交事务的时期,实际上是外交史上麻烦最多、最危险的时期。

民族英雄?国家罪人?

或者都不是。

我看到的,是一位努力拼搏的新人、兢兢业业的社畜、悲愤交加却又无计可施的老人。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尤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839632879631204877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