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当年为什么要拜八思巴为师,因为那时候,他就有野心了

忽必烈对待藏传佛教的领袖八思巴的做法,是有些不太让人理解的。

蒙哥在派忽必烈远征大理的时候,由于必须从吐蕃的地盘上借道而过,因此,为了让藏人愿意借道,忽必烈拜吐蕃藏传佛教首领八思巴为师,并接受八思巴的剃度。而且从此后,八思巴就跟随了忽必烈,一直建立了元朝。而八思巴也被忽必烈尊为国师,藏传佛教由此成了元朝的国教。

(元世祖忽必烈与大元帝师八思巴像)

我们知道,蒙古帝国军队出征,一向是横扫千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比如他们在准备发动第一次西征的时候,由于和征讨的花剌子模之间,隔着一个西辽。他们并没有好好地和西辽谈判借道的事情,而是直接就把西辽给灭了,划入蒙古的地盘。

再比如蒙古借道南宋四川,准备夹攻金国。本来是借道,但是蒙古对南宋却很不客气,要求南宋要给他们提供粮食。由于南宋四川军官生气地把蒙古使者杀掉,结果蒙古一怒之下,攻破了南宋四川四十多座城寨。最终南宋求饶,表示愿意提供粮食,蒙古军队才作罢。

还有,蒙古人要攻打金国,或者攻打花剌子模,要求西夏提供粮食等一应物资,并出兵帮助自己打仗。西夏有些迟疑,蒙古就多次攻入西夏境内,打得西夏只好改口答应。

总之,在蒙古帝国的征伐历史上,就算是借道,就算是请求别人做什么事情,其态度和方式都是很霸道的,无一例外。

既然如此,蒙古通过吐蕃之地,进攻大理,忽必烈为什么不采用蒙古人惯有的方式,通过强打让吐蕃不得不服从,而是要低三下四地拜在八思巴门下,当人家的徒弟呢?

忽必烈当年为什么要拜八思巴为师,因为那时候,他就有野心了

(蒙哥大汗)

这件事有客观原因。

当时,蒙哥大汗准备对南宋进行大包围,通过大包围的方式,吞掉南宋。这是他们在攻打金国的时候积累的经验。当年蒙古就是通过借道南宋,直插到金国的大后方,突入金国境内,然后南北夹击,最终灭掉金国的。

蒙古人打南宋,也准备采用这种方式。他们想先灭掉大理,然后再以大理为跳板,南北夹攻南宋。

蒙哥大汗虽然派忽必烈去做这件事,但是,他给忽必烈的军队并不是很多。因为很大一部分军队,蒙哥派给旭烈兀了,让旭烈兀去发动第三次西征,攻打西亚。同时,蒙哥还得发动从北向南的军事行动,在北方牵制南宋的兵力。因此,忽必烈实际上带去进攻南宋的军队,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忽必烈在通过吐蕃时,一味强打,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必然需要增加兵力,这些,蒙哥大汗都是不可能给他的。再说了,如果这样强打,必然要打草惊蛇,引起大理乃至南宋的极大注意。南宋很可能就会出兵帮助大理抵御蒙古,避免蒙古占领大理后,对自己构成威胁。那样的话,忽必烈打大理,就显得很困难了。

除了客观原因以外,在这场军事行动中,主观原因也是很大的。

忽必烈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与忽必烈这个人的价值观不无关系。

可以说,在整个蒙古帝国史上,忽必烈是最不像蒙古人的蒙古人。他之所以最不像蒙古人,是因为他从小身边就网罗了一大帮汉人谋士,包括姚枢、郝经、廉希宪等人。这些人对忽必烈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这也就造成了忽必烈的做事方法,与其他蒙古人不一样。他在对外问题上,不是采用一味的强打硬过,而是很讲策略。因此,他在对待吐蕃的问题上,手段相当柔和,“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思想,都是忽必烈受到汉人巨大影响的表现。

忽必烈除了受汉人思想的影响外,他拜八思巴为师,还有更深层的用意。

忽必烈是一个从小就有雄才大略的人。不过,他只是拖雷的次子,本身是没有资格继承汗位的。如果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只有创建一片自己的天地。由于他的封地在南方,因此,他把南方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会网罗一大帮汉人知识分子在身边当幕僚的原因。他必须要学习汉人的文化,了解汉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在南方建立强大的基础。

但就算在南方建立了强大的基础,忽必烈要能在蒙古本土具有地位,他还必须征服蒙古贵族们。而用宗教征服,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蒙古本土的宗教是萨满教,不过,随着蒙古人的南征北战,蒙古后人们的信仰已经多了起来。比如成吉思汗就很重视道教,给予道教首领丘处机很高的地位。别儿哥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旭烈兀信奉的是基督教。总之,由于信仰的不同,因此可以建立自己强大的基础。而忽必烈正是希望通过信奉佛教,提高八思巴在蒙古的地位,从而建立自己强大的舆论基础。

也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忽必烈与八思巴结合在一起。而最终两人都实现了双赢。吐蕃不仅被收归元朝,八思巴也成为了蒙古的国师,其教派成为国教。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838732347118977548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