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爆发于221年(蜀汉章武元年),结束于222年(蜀汉章武二年)。是三国时期东吴与蜀汉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
公元215年,刘备、 孙权为了解决荆州的领土争端,双方签订了“湘水之盟”协议:由吴、蜀双方平分荆州六郡;同时,双方同意一致抗曹,互不侵犯。在这个背景下,公元219年七月,关羽趁孙权进攻合肥的时机,适时向樊城发起进攻,襄樊战役爆发。在战役初期,关羽优势明显,他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度逼得曹操想迁都(许都)以避其锋芒。
但在关键时刻,孙权单方面撕毁“湘水之盟”协议,悍然从关羽背后发起进攻。猝不及防的关羽,在曹军及东吴军队的夹击下,最终兵败被害,同时也使刘备集团失去仅有的荆州三郡。
公元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称帝,三个月后,帝位还未坐热的刘备,就不顾群臣的劝阻,决意起兵讨伐东吴,夷陵之战爆发。
那么,刘备为什么在称帝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发动夷陵之战?这是刘备因为要给关羽报仇,在失去理智状态下的冲动之举吗?
夷陵之战是刘备在失去理智状态下的冲动之举吗?
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率诸军伐吴。——《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东征的原因,在《三国志》中已写明是“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而不是“先主忿孙权之害关羽”。如果我们再仔细研读史书,就会发现,夷陵之战其实是刘备精心策划的一场战略大决战。这从刘备在东征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他选择发起东征的时间点可知,他当时正处于状态巅峰期,头脑无比清醒。
刘备
备正处于个人巅峰期
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前,刘备在军事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只能寄人篱求生存。但在得到诸葛亮的《隆中对》后,刘备任督两脉被打通,从此人生进入开挂阶段。他先后取得荆州五郡,解决了落脚点的难题,后又一鼓作气西图益州,并于公元214年领益州牧。
公元218年,刘备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这次刘备的对手,是他一生之敌曹操,这是他从未正面战胜过的对手。但是,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保持了他之前的良好状态,一举击溃了老对手曹操,于公元219年顺利取得了汉中,同时又占领了上庸三郡。
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使刘备的个人声望、军事生涯均达到巅峰。他又趁热打铁,利用自己超高的人气及凝聚力,于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称帝,建立了“汉”国(史称蜀汉)。
诸葛亮的《隆中对》使刘备茅塞顿开,让他有了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从而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而从赤壁之战至夷陵之战这段时间,刘备的个人声望、状态、军事能力均处于其人生的巅峰期。
东征吴时间选择一:曹丕刚刚篡汉,曹魏政权内部不稳
曹魏方面,公元220年3月,曹操病逝于洛阳。同年十二月,汉献帝向曹丕禅让帝位,曹丕在三次上书推让无果的情况下,最终登受禅台称帝。曹丕的篡汉事实使曹魏处于道义上的低谷,再加上曹丕刚刚继位,内部还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魏国不大可能会主动发起对蜀作战。
所以,在此时发起对吴作战,可避免曹魏趁虚出兵攻蜀的风险。而事后也证明了刘备的判断是对的。
东征时间选择二:吕蒙新亡,东吴对荆州的整合未完成,荆州人心向蜀
是岁,刘备率军来伐,至巫山、秭归,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於是诸县及五谿民皆反为蜀。——《三国志·吴主传》
公元220年,东吴大都督吴蒙病死,孙权痛失一臂。另外,东吴虽从关羽手中取得荆州三郡,但荆州人心未附,而刘备则在荆州深耕多年,在荆南享有极高的声望。在这种情况下发起对吴作战,无疑可获得荆州人士的支持。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后,荆南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也起兵对吴作战,同时“诸县及五谿民皆反为蜀”,这说明刘备选择开战的时机是对的。
东征前准备充分:详细策划、精心准备
公元219年十二月,关羽在襄樊战役中兵败被擒,丢失荆州三郡。直至公元221年七月,刘备才发起夷陵之战,此时距关羽兵败已过去二年了。
由此可见,刘备在东征前是经过了两年时间的详细策划及精心准备,他并不是在气急败坏的情况下仓促出兵的。
未雨绸缪:东征前已做好人事部署
刘备在东征前,为了防止蜀汉内部出现叛乱,北面曹魏的偷袭、东面东吴的反攻 ,以及确保东征的胜利,他未雨绸缪,在人事部署上颇费周折。
防止曹魏偷袭:汉中太守魏延、凉州牧马超驻守在蜀汉北面,防止曹魏、羌人从关中、陇右方向进攻。
蜀汉内部:由丞相诸葛亮与太子刘禅坐镇成都,以确保刚建立不久的蜀汉不出乱子,这也是刘备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东征的原因。
防止东吴反攻:刘备未雨绸缪,在东征前就为万一失败做好打算。他令翊军将军赵云都督江州,后当刘备从夷陵败退永安时,正是赵云及时支援,才迫使吴军停止追击。
综上所述,夷陵之战是刘备经过精心策划的战略决战,并不是他在头脑发热状态下的孤注一掷。正是由于事前经过精心策划,所以在刘备惨败后,东吴军队才无法越逾永安,而曹魏在夷陵之战期间也始终无隙可乘。
刘备戎马一生,堪称不死小强。早期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寄人篱下,战绩更是败多胜少;因此,他深知胜负乃兵家常事这一道理,更知道现在的成就来之不易,所以,他不可能为了给关羽报仇,就不顾一切地发起对吴作战。这种情绪化的表现,不应该出现在刘备这种级别的人身上。
事实上,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是有明确的战略目的的。
刘备为什么要发起夷陵之战?
刘备: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三国志·先主传》
曹丕称帝后,坊间盛传汉献帝刘协已被害,因此,刘备就以皇叔的身份在成都称帝,并定国号为“汉”,意为继承汉统。既然继承了汉统,那么,刘备就与逼迫刘协禅位的曹丕势不两立了,所以,刘备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以武力消灭曹魏政权。而要完成此终极目标,就必须先实现“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目标。
实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目标,保持对曹魏、东吴的战略优势
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襄樊战役爆发前,蜀汉拥有包括南郡在内的荆州三郡。蜀汉军队只要从南郡顺流而下,便可直达东吴的建业。如果再据有襄阳,就会对曹魏的都城许都构成威胁,将会让曹魏夜不能寐。
荆州七郡示意图
而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目的,就是要夺取襄阳,实现蜀汉“跨有 荆、益”战略构想的最后一块拼图,让蜀汉建立起对曹魏、东吴的战略优势。但是,因为孙权从中作梗,撕毁了蜀、吴之间互不攻击的协议,与曹魏军夹击关羽,最终导致蜀汉丢失了荆州的所有地盘,从而使“跨有 荆、益”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刘备要完成“扑讨凶逆,以宁社稷”的使命,就必须要夺回荆州。以保持对曹魏、东吴的战略优势,然后再实施“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的外交政策,并专注于内部建设,待“天下有变”的机会来临时,再雷霆出击曹魏集团,实现统一天下的霸业,这就是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主要目的。
重振国威,增强内部凝聚力
刘晔:“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三国志·刘晔传》
公元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国。刘备虽声称继承汉统,但是,蜀汉毕竟偏居一隅,影响力有限,导致天下人只知曹魏而不知蜀汉。而雪上加霜的是,关羽又在荆州新败,使蜀汉的影响力持续走低,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及时向东吴亮剑,就是为了重振国威,避免蜀汉被边缘化,同时,也是为了增强蜀汉的内部凝聚力,防止叛乱出现的有效方法。这同后来诸葛亮执意北伐是一样的道理。而为关羽报仇,则只是出兵的借口而已。
综上所述,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夺回荆州,实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目标,确保蜀汉在荆州对曹魏、东吴保持战略优势。其次,是为了重振国威,避免蜀汉被边缘化,并增强内部凝聚力;而为关羽报仇则只是出兵的借口而已。
刘备东征(夷陵之战)战术
刘备要达到夺回荆州,实现“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与东吴一战。而蜀汉东征只有一条路线可选,那就是鱼夏(重庆奉节)-秭归-宜昌的三峡路线,不过,却有两套战术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发布东征消息作施压,迫使孙权服软归自动还荆州
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率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三国志·先主传》
孙子兵法有云:兵贵神速,又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但是,深谙兵法的刘备,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东征前大张旗鼓,唯恐孙权不知他出兵的消息,明显是为了向孙权施压。
而孙权因为吕蒙新亡,同时荆州新附人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也想避免与蜀汉作战,他遣使向刘备求和,并且让诸葛谨(诸葛亮之兄)给刘备写信,提醒刘备不要意气用事。但是,孙权只请求与蜀汉重归于好,却绝口不提归还荆州之事,这彻底激怒了刘备,因此他“盛怒不许”。
孙权之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因为他深知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不会归还荆州的。后来,孙权向曹魏称臣的请求获得曹丕同意,从而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使得孙权的腰杆硬了起来,因此他就主动中断了谈判。
通过散布东征消息向东吴施压,逼迫孙权服软,自动归还荆州的战术方案,在孙权向曹魏称臣成功的情况下,已经行不通了。
方案二:以武力进攻施压,迫使孙权服软归还荆州
公元221年7月,刘备的前军攻破三峡峡口,占领了巫地,秭归。但此后,刘备大军却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而刘备也离开前线,直到公元222年1月份才重返秭归前线,并重新部署军力。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大军为什么要在秭归停下,而且刘备也离开前线了呢?其实这是因为孙权使用了缓兵之计,他一边再次与蜀汉展开谈判,一边向曹魏称臣。
《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以武力进攻施压,迫使孙权服软归还荆州,这本来就是刘备的目的。所以,当孙权再次提出谈判请求后,刘备也同意了,并停下了进军的步伐。但是,这只是孙权的缓兵之计而已,他利用谈判期间的宝贵时间,一边向曹魏称臣,以避免两面受敌;一边紧急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各部共五万人奔赴前线,以抵御势如破竹的蜀军。
最后,当孙权向曹魏称臣成功,并且让陆逊开赴了前线后,东吴已经扭转了初期的被动局面。孙权就中断谈判,而刘备也在谈判中断后重返前线。
综上所述,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选择的是“以武力进攻施压,迫使孙权服软归还荆州”的战术。而在初期施压失败后,刘备继续以武力进攻施压,誓要收复荆州。
刘备为什么在夷陵之战中失败?
刘备采用“以武力进攻施压,迫使孙权服软归还荆州”的战术,在初期确实给东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此战术是把双刃剑,孙权反而抓住刘备想以战促谈的心理,使出了缓兵之计。他一边与刘备展开谈判,一边暗中调兵遣将开赴前线,同时又向曹魏称臣,以避免了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而刘备则被孙权的缓兵之计所迷惑,错失了一鼓作气攻下夷道城的良机。此后,双方在夷陵地区进入相持阶段,而双方主帅的临场决策则决定了最后的胜负。
(一)、陆逊以退为进;刘备兵进夷陵,用水军封锁长江两岸为点睛之笔
刘备开局错失良机:他想在秭归打歼灭战,反因此错失良机
刘备初战告捷,前军迅速攻破三峡峡口,占领了巫地,秭归。此时,刘备如果趁胜挥军顺流直下,将有机会一鼓作气攻下夷道城的可能。但是,刘备却想利用秭归水道落差大、水流湍急的地理特点,在此歼灭东吴援军,因此,他在此按兵不动。当然,刘备中了孙权的缓兵之计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想引诱吴军逆流来争夺秭归,以便打一场歼灭战。
因此,刘备在秭归一待就是三个多月,从而错失了攻占夷道城的良机。同时,也给了东吴宝贵的喘息时间,让东吴从最初的惊慌失措中缓过神来,在夷陵地区构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陆逊冲部署的防御体系
陆逊以退为进:将主战场设在有利已方的夷陵地区
临危受命的东吴大都督陆逊,对刘备的战略意图洞若观火。他放弃夺回秭归的企图,直接将大军撤回地势相对开阔的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老背)地区。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战略防御。
陆逊将主战场从秭归后撤至夷陵地区,目的是化解蜀军所占据的地理优势。在具体安排上,则是由孙桓固守北岸的夷道城,而陆逊则亲自驻守在南岸。
刘备部署显功力,派水军封锁长江两岸是点睛之笔
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派遣马良策反五谿蛮夷,并获得响应,从而使兵力得到补充;又根据陆逊的防御体系,做了针对性的部署。他派镇北将军黄权总督长江北岸诸军,与在猇亭的陆逊对峙,同时也防止曹魏军的偷袭,刘备则亲自驻扎在长江南岸,直接进攻夷道城。另外,刘备还派吴班、陈式的水军封锁了夷陵段长江两岸,防止陆逊的军队过江偷袭南岸蜀军,或包抄至上游截断蜀军的退路。
陆逊以退为进,扭转了吴军被动的局。而刘备的兵力部署得当,既可对夷道城实施围城打援战术,又能确保粮草运输路线的安全。另外,刘备派水军封锁长江两岸是点睛之笔,如果刘备能顺利拿下夷道城,则东吴危矣!
刘备兵力部署
(二)、陆逊战术明确:坚守不战;刘备无计可施,胜利的天平已向陆逊倾斜
(备)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针对蜀军劳师远征,想急于速战速决的特点,决定采取“避敌锋芒,坚守不出“的防守策略,目的是以此来消耗,直至拖垮劳师远征的蜀军。而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刘备很清楚陆逊的战略意图,他决定主动出击,以打破僵持的局面。
刘备先在南岸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他猛攻孙桓把守的夷道城,孙桓见情况不对,立即向江北的陆逊求援。但陆逊却无动于衷,拒绝派兵支援夷道城,使刘备的围城打援战术无从实施。而由于夷道城坚粮足,刘备无法破城,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刘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他将行动地点选择在北岸,他预先在山谷中埋伏了精兵,再派吴班在空旷的地面上扎营,企图引诱吴军主力出战,然后打一个歼灭战。但此计又被陆逊看破。
如此三番几次,刘备无计可施,双方复陷入僵持之中,但胜利的天平已开始向陆逊倾斜。
(三)、刘备撤水军使防线露出破绽,陆逊火烧连营决胜负
陆逊: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三国志·陆逊传》
高手之间过招,讲究无招胜有招,特别是双方都在发功的时候,先变招数者往往吃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军事上。
吴、蜀双方陷入僵持之中时,刘备最先沉不住气了,他决定做出改变,以打破僵局。但是,刘备作出的却是让陆逊狂喜不已的决定:撤走水军,放弃封锁长江两岸的部署,将主动权拱手让给陆逊。刘备为什么要做出撤走水军的决定,后人已不得而知。但是,这一决定却使蜀军的防线露出了破绽,而陆逊也很快做出了回应。
陆逊开始发起反攻。他首先用水军封锁了长江,从而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然后再采用火攻的方法对刘备大本营发起总攻。刘备猝不及防,大本营在风助火势的情况下,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最终全线崩溃。而刘备只能从山路逃回白帝城,幸亏都督江州的赵云及时赶到,才让吴军知难而退了。
综上所述,陆逊以退为进,主动撤退至夷陵地区构筑防线,并采取坚守不战的战术消耗蜀军,可谓是对症下药。而刘备派水军封锁长江两岸,则堪称画龙点睛之笔,这使蜀、吴双方在夷陵处于僵持状态。
刘备随后连续使出围城打援、激将法、诱敌出击的战术,但均被陆逊识破。此时,刘备的正确做法应是强攻夷道城,因为夷道城是陆逊防御体系中唯一的软肋,而蜀军一旦攻破夷道城,就可以与黄权军对江北的陆逊形成合围之势。但是,刘备却意外撤走水军,不仅失去了对粮道的保护,也给了陆逊实施火烧连营的机会。事实上,在刘备撤走封锁长江两岸的水军,将制江权拱手让给陆逊时,蜀汉的败局已定。
结语
刘备建立蜀汉国,就是为了继承汉统,所以,消灭篡汉的曹魏政权就成为蜀汉的基本国策。而要消灭曹魏政权,就必须先实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战略目标,然后待“天下有变”时,再对曹魏政权发起进攻,以完成“扑讨凶逆,以宁社稷”的使命。因此,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夺回荆州,确保蜀汉在荆州对曹魏、东吴保持战略优势;其次,是为了重振国威,避免蜀汉被边缘化,并增强内部凝聚力。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消灭曹魏政权的终极目标,而为关羽报仇只是出兵的借口而已。
夷陵之战是身经百战的刘备,与东吴后起之秀,堪称防守专家的陆逊之间的对决。在战争初期,蜀汉军一度势如破竹,但随后陆逊表现出防守专家的本色,他以退为进,后撤至夷陵地区构筑防御体系,从而化解了刘备想借有利地形歼灭吴军的企图。而刘备则被迫深入夷陵地区与陆逊对峙。随着战事的深入,法正逝世的后果开始显现,缺少顶级谋士支持的刘备在关键时刻使出昏招,竟然将封锁长江两岸的水军撤走,拱手让出制江权,从而给了陆逊实施火烧连营的机会。也就是说,刘备在关键时刻撤走封锁长江两岸的水军,拱手让出制江权,是蜀汉在夷陵之战惨败的主要原因。
夷陵之战虽然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但刘备也达到了“重振国威,避免蜀汉被边缘化,并增强内部凝聚力”的目的。刘备在称帝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抛下荣华富贵,决然发起夷陵之战,就是为了实现他向汉献帝承诺过“扑讨凶逆,以宁社稷”的誓言。后刘备虽在白帝城病逝,但他为理想而死的精神激励着蜀汉政权的每一个人,而新生的蜀汉政权在他病逝后并没有分崩离析,朝中的荆州派、东州党、益州派反而摒弃了派别之争,紧紧地团结在诸葛亮的周围,矢志不移地北伐曹魏,誓言完成先主刘备未竟的事业。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8363158137256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