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决定传位于孙子朱允炆时,有没有想过儿子们会篡位?

前言:皇位的传承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想当初秦始皇如果提前安排好身后事,早点敲定扶苏的储君之位,何至于让赵高钻了空子。刘邦如果能给吕后来点狠招,诸吕乱政的事情或许就不会发生。司马昭如果懂得“立子以贤”的道理,让嫡次子司马攸继位,晋朝的国运可能会好上许多。英明如朱元璋,在如此多的前车之鉴下,费尽心思地把嫡长子朱标培养成了一名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英年早逝。当时有人建议朱元璋从皇子中再选择一名继承人,可他没听,坚定地将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朱棣在朱允炆继位后掀起了为期四年的靖难行动,最终把朱允炆拉下了皇位我们不禁想问,以朱元璋的智慧,他既然立了朱允炆,为何不给儿子们多上几道紧箍咒?难道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以后会篡夺朱允炆的皇位吗?

朱元璋画像

一、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不选择皇子?

1、皇位传承的制度化建设

朱元璋是踩在元朝的废墟上将明朝建立起来的,对元朝覆灭的原因有着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他曾说过,“元以宽失天下”。所谓“宽”,即不严谨、不严密,说难听点,就是混乱。终元一朝,皇位继承制度始终都是乱的,既沿袭了成吉思汗时代的忽里台大会制度,又吸收了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有些四不像。从忽必烈继承蒙哥的汗位开始,一直到妥懽帖睦尔逃回大漠,几乎每次皇位交接都发生了激烈而残酷的斗争。

据相关史料所载,从元成宗铁穆耳(忽必烈的孙子,元朝第二位皇帝)继位到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继位,短短的39年里换了10位皇帝,平均每位皇帝的在位时间不足4年,如此混乱的皇位传承,别说在华夏历史,就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再强大的王朝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元朝但凡把皇位继承制度搞好一点,其国祚也不会连一百年都没有。

元朝皇帝世系表

前朝的惨痛教训摆在眼前,朱元璋岂能不重视皇位继承的制度化建设?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刚当上吴王的时候,把未满10岁的嫡长子朱标立为王世子,甫一登基,就把年仅13岁的朱标升为皇太子。如果要问历代皇太子中谁的地位最稳固?恐怕许多人都会说是朱标。事实上,朱标在东宫的地位也确实很稳,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可谓是面面俱到。

朱元璋为朱标做的这一切,主要就是给后世子孙做出表率,夯实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础。朱标的意外病逝,给朱元璋的打击自然是少不了的,然而人是要往前看的,朱元璋必须要找个人接掌朱标的皇位继承权。想当初忽必烈一个蒙古人尚且在真金太子去世后,立了真金之子铁穆耳为皇太孙,朱元璋一心想着大明不要重蹈大元的覆辙,在这上面肯定不会比忽必烈还不如,也就把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

朱标画像

2、朱标留下的势力需要稳定

不管是哪个朝代,皇子私交大臣都是大忌,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老八胤禩因为得到了一堆大臣的拥护,被康熙所忌惮,打死都不敢立老八为储君。所谓储君,那是法定的下任君主,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是再清正的大臣,也很难不去和太子搞好关系,势力最大的老八如果再拿到储君的名分,康熙是没有安全感的。

世界上最复杂的是人心,谁能担保太子的麾下没有几个想尽快水涨船高的野心家,一旦太子把持不住心态,仗着麾下大臣的支持,提前谋夺皇位,皇帝岂不尴尬?历史上不乏这种案例,比如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等。然而朱标却是一个特例中的特例,别看朱元璋的猜忌心很重,可他对朱标是掏心掏肺,格外优容,唯恐朱标的势力不够大。

李世民将李渊变成了太上皇

朱元璋几乎把朝中重臣都派去东宫兼职,让朱标能够和这些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文臣方面有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以刘伯温和宋濂为核心的浙东派,武将方面有徐达、常遇春、汤和、冯胜、邓愈、傅友德和蓝玉等名将,其中排行老二的常遇春是朱标的岳父,洪武后期的扛把子—蓝玉是太子妃常氏的舅舅。恐怕史上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如此强大的太子班底了。

朱标当了25年的太子,以他为核心的势力集团在朝中的影响力并不比朱元璋弱多少。这么大的一股势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势必给朝局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跟着朱标混的那些大臣可都是人精,不是说朱元璋想把他们打包送给哪个皇子就可以送的,他们也不可能集体向某个皇子投诚。一旦朱元璋他们处理不当,他们必然自由选择,进而埋下分裂的种子。朱元璋要想尽可能保证朱标势力的稳定,只有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画像

二、朱元璋为朱允炆做了哪些保驾护航的工作?

1、清洗勋贵集团

朱标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病逝,朱允炆是洪武二十五九月被立为皇太孙,中间仅隔了5个月,里面还包含了朱标丧礼的时间,足见朱元璋在立朱允炆之事上的坚定和果决。鉴于朱允炆当时才15岁,经验、能力和威望都比较弱,而朝中的淮西勋贵集团在胡惟庸之案后的势力依然庞大,朱元璋为了给宝贝孙子保驾护航,炮制出了骇人听闻的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给蓝玉安上了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藉此族灭了蓝玉,并且肆意扩大打击范围,将定远侯王弼和吏部尚书詹徽等文臣武将都给牵连了进去,前前后后灭了1个国公家族、13个侯爵家族和2个伯爵家族,合计有1.5万余人,经此一遭,“元功宿将,相继尽矣”。有人会说蓝玉和朱标不是亲戚吗?朱元璋为何不把蓝玉留下来,让其辅佐朱允炆?

蓝玉案

不是朱元璋不想,实则是不能。首先,朱允炆原本只是在朱标诸子中排行老二,且是庶子,在他前面还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嫡兄—朱雄英,可惜雄英早在朱标去世之前就夭折了,并且在雄英去世之前,太子妃常氏也因为生老三朱允熥难产而逝,这才让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晋升为太子妃,朱允炆后来顺道成为朱标的嫡长子了。如果留着蓝玉,蓝玉肯定借朱允熥搞事情,毕竟朱允熥和他才是正宗的亲戚。

其次,自从常遇春、李文忠和徐达等人相继去世后,蓝玉快速崛起,一路高升为梁国公、大将军,并且率领明军打出了捕鱼儿海大捷,在明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如果留着蓝玉,凭借蓝玉的能力和影响力,只要蓝玉想做点什么,年幼的朱允炆肯定不是对手,偏偏蓝玉一向又是个桀骜不驯的样子,以后大明江山是姓朱还是姓蓝都是未知数。有此两条,朱元璋断然不会留着蓝玉的。至于为何要扩大打击范围,无非是“除恶务尽”。

凉国公蓝玉

2、约束皇子

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可鉴于当时的内外形势,还是毅然推行了分封制,其目的主要在于以皇子来屏藩朝廷,以藩王领军来削弱淮西勋贵的影响力。早在朱标去世之前,朱元璋就给藩王们划了圈圈,他允许藩王拥有一定的军权,但是藩王封地内的行政和司法等权力依然归属于朝廷,正所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朱元璋所封的藩王在权力大小上和刘邦所封的藩王是没法比的。

另外,藩王的军权颇为有限,其麾下主要军队的调兵权在兵部手里,那些镇兵的统兵权又在都督府手里,藩王真正可以调动的只有朱元璋给他们配置的护卫兵,而藩王的护卫兵一般设3护卫,每护卫一般为3000人左右,多的话也就1万9千人左右,等于说每个藩王的直属军队最多只有5万7千人左右。就这么点军队,要想和朝廷百万大军争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明初藩王分布

朱元璋在蓝玉案之后,进一步加大对藩王的管控措施,按当时各藩王的实力与威望来说,以老四(燕王朱棣)和老三(晋王朱棡)为最,朱元璋动不动就让此二王节制诸军,并且有意无意地加深此二王之间的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晋王朱棡素与朱标亲善,他年轻的时候有些胡作非为,不是朱标的极力维护,朱元璋造就废了他的王位。在朱元璋看来,老三和老四彼此制衡,朱允炆的地位就很稳。

正所谓“燕、晋失睦,而晋王党比太子,其节制沿边军马,或迳对燕有监视意”,然而让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老三竟然先于他2个月左右的时间去世了,2个月的时间,他一个临终之人,又能做些什么呢?朱元璋给第二代晋王朱济熺写了一封密谕,信中将朱济熺比喻为李存勖,而李存勖曾经也有过晋王的爵位,且在其承袭晋王位之初,平定了其叔李克宁之乱,这封信的用意在于让朱济熺充当制衡老四的利剑。

朱棣画像

结语

综上所述,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是有全局考虑的,不管是立朱允炆,还是因为立朱允炆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都足见朱元璋的老谋深算。即使是临终遗诏,朱元璋依然不忘给朱允炆保驾护航,他下令藩王们在他去世后不得回京奔丧,只需老老实实地呆在封地内,另外,他特别强调藩王封地内的所有文武大臣均需听从朝廷号令,藩王们不得干涉。

在他看来,只要朱允炆不是个“猪脑壳”,皇位必然安稳,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朱允炆真的是万中无一的“猪脑壳”,刚一继位,就开始着手削藩,而且是没有针对性地削,强行把自己置于所有藩王的对立面。历史上哪有削藩先从弱小者开始的?岂不是给强者机会吗?朱允炆就是这么削的。朱允炆丢失皇位,真不怪朱元璋,只能怪他自己。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78872002470560256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