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明朝只有一个皇帝,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大,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对于明朝的意义确实非常重要,不仅仅只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清朝对朱元璋的崇拜
清朝很多制度都是沿袭了明朝,而且视明朝为典范。康熙下江南,曾经两次亲自去南京的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康熙三十八年,当他再次想要去祭拜的时候,随行的大臣纷纷劝他,事不再三。因为康熙下江南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当时汉族这些文人领袖主要在江南,到访江南有意拉拢江南士人,清朝入关很多知识分子精英都曾拒绝为清朝服务,比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
此时这些大臣阻拦康熙,因为礼仪规格太高了,由大臣代为祭拜就可以了。但是康熙却说:“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意思是明太祖朱元璋不是一般的帝王,是历史上的大英雄。因此康熙不但去了,而且还写了一副匾额:治隆唐宋,意思是明朝在朱元璋治理下,比唐朝和宋朝都要繁荣昌盛,幅员更加辽阔。
清朝不仅仅是康熙对朱元璋无比崇敬,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帝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就突然对着范文程、宁完我、陈名夏等内阁大臣问道:“中国历代帝王,从汉高祖以下,何帝为优”,从汉高祖开始,历史上哪一个帝王最优秀?下面很多人,有推举汉高祖的,也有推举宋太祖的,还有推举汉文帝的。没有想到当时只有16岁的顺治帝认为:“朕一位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中国的历代帝王,没有一个比得过朱元璋的。顺治帝给出的理由是“洪武所定条例章程,规画周详”,认为朱元璋能够把整个明朝都规划好了。
朱元璋能够得到顺治康熙的推崇,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成功的皇帝,而是因为他几乎一手设计了大明王朝整整300年的国家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规划之详细,让后来的清朝都继承了下来。
朱元璋对明朝的规划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活了70多岁,在位时间更是长达31年,所以在这漫长帝王生涯里,他可以总结自己施政纲领,结合历史教训,不断的修改调整。明朝的制度不仅仅是对元朝制度的继承,而且还吸取了秦汉、隋唐、以及宋的历史经验教训。
以内制外、内外相制、以下制上、上下相继,这是明朝国家体系制度的16字方针。以内制外,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广大疆域,但是采用了内敛型疆域政策,在边境修筑大量长城,以防御的姿态对待游牧民族。内外相制,通过从汉唐继承下来的朝贡体系,对待外邦,比如郑和下西洋,就是典型的朝贡制度,彰显明朝国威,让四夷来朝。以下制上,整个明朝一改宋朝商品经济,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方针,轻徭薄税,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上下相继,为了保证皇权的权威性,废除了宰相制度,并且利用内廷的宦官和外廷的文官两套制度来相互制约。
古代相权相当于今天的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董事长是世袭的,拥有最高决策权,而总经理是职业经理人,随时可以替换,但是不能越权超越董事长。但是由于皇帝的懒政,或者权力斗争,时常会出现相权过大的情况。朱元璋认为“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间亦多小人,专权乱政”,他把元朝的覆灭归咎于“委任权臣,上下蒙蔽”。
因此到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整个案件前前后后延续了十几年,牵连杀害的人员达到3万。从此明朝废掉了宰相制度,同时将原来中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正三品提升为正二品,分管政务直接向皇帝汇报。还将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分别管辖京卫和各都司。把御史台更改为都察院,监控各级官员。
宰相的废除不仅仅是制度的调整,同时也是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大变化,而且朱元璋还规定,以后的继任者不得再设立宰相职位,如果有大臣建议设立宰相的,把这个建议者腰斩,并且全家充军。中国皇帝制度存在两千多年,宰相制度存在1300多年,从朱元璋开始,700多年时间里是没有宰相的制度。废除宰相以后,皇帝是国家的元首,大权独揽一身,但是皇帝不可能把所有的政务都揽在自己身上,而且还保不准有个别懒政的皇帝,比如不上朝的万历,做木匠的朱由校,这样就会导致权力旁落到宦官身上。
没有宰相的政治系统
朱元璋希望利用各部门、各机构相互制衡来作为维护皇权的专政,明太祖在精心设计的明朝国家权力结构当中,制衡了文官系统和武官系统,但是忽略了宦官系统。虽然有记载明太祖曾经立碑,规定宦官不得识字,不得干政,但是后期还是出现了大批宦官专政,比如刘瑾、魏忠贤等。
在洪武时期,设置十二监、四司、八局,这些宦官二十四衙门的设置给予他们足够大的权力,这些宦官拥有出使,监军,侦查等权力,已经形成了能够和文官、武官系统相抗衡的权力系统,这也是朱元璋十六字方针中的“以内制外”。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分封了23个诸侯王,最少的可以领兵3千,多的可以领兵2万,让这些诸侯王挟制各省的都司,而且紧要关头如果内廷出现危机,这些诸侯王可以“勤王”,这是一套“以外制内”的保障系统,但是朱棣后来却利用这个“以外制内”制度实现了篡位。
从明朝权力结构来看,朱元璋希望通过两套系统来保证国家的安全,一套是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军事以及监察等这些常规的政治治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够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管理百姓,征收税务等等。另一套系统是宦官和诸侯王,他们钳制文官、武官系统的同时,如果发生叛乱等非常规事务的时候,可以利用诸侯王来稳定国家秩序。
同时为了更好监督文官系统,朱元璋还设置了“六科十三道”,六科是指:吏、户、礼、兵、刑、工,十三道是监察御史组成的言官系统,这些官员级别都很低,但是他们拥有监督朝廷官员,揭发问题的权力,甚至道德问题。这是皇帝宦官系统之外,另一套监察系统,而且“六科十三道”不需要证据,直接就可以把自己所看到的不良行径上报给皇帝。
另一种形式的宰相
朱元璋这种官僚机构的扁平化设计,让皇帝直接管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察院,通政院,大理寺,五军都督府等机构,而且让低级别的“六科十三道”监督这些行政系统。无论是人事任免,还是地方事务所有信息都要上报给皇帝,让皇帝一个人去决策,这需要非常勤政的皇帝才能担任。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在废相之后,平均每天要处理200份文件,400件决议,无论精力多么旺盛的皇帝,这么多的事务肯定应付不过来的。
实际上明朝内阁充当了部分宰相的职责,虽然他们只有议政,没有监督百官的权力,但是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呈上来的奏章,起草批示文件,对皇帝产生影响。我们看后来的嘉靖时期的杨廷和、万历初年的张居正等,他们都是以首席内阁大学士的分身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以及政府的改革等工作。
虽然看上去明朝只有一个皇帝朱元璋,把明朝所有制度设计得天衣无缝,但是这些制度设计都往往过于理想化。而后世政治家往往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实现国家政治制度的改良。
不可否认,朱元璋对明朝制度设定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比如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描述:下级官员还在往上递奏章,内阁还在批阅奏章,只不过送到宫里通常得不到回复;官员的考核、税费的征收、军队的训练,也在照常进行;县一级的运行更是平静,县官该收税收税、该审案审案,和从前没什么两样;科举考试也没受影响,年复一年地举行着,大名鼎鼎的徐光启,就是万历三十二年考中的进士,明末大臣杨嗣昌,则是万历三十八年中的进士,那时候万历皇帝已经有十多年不上朝了。即使如此,不影响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可见朱元璋对国家制度设计之精妙。
清朝入关以后,对明朝的制度几乎照搬全收,比如海禁制度,朝贡制度等,对中国近现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中国与海洋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致命的变迁,对清朝形成冲击的国家,不再是日本、朝鲜,而是来自欧洲的英国。但是清朝显然没有从朱元璋海禁、朝贡体系中走出来,导致错过了第一次的工业革命。下一篇中我将详细介绍明朝制度对清朝以及近现代的影响,欢迎关注。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3117121419621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