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姜维被称作“幼麟”,司马懿被称为“冢虎”?

现如今,提到三国演义,总有人说“一龙一凤,一虎一麟”,又或者会加上“鬼才”“毒士”等。

所谓“一龙一凤”是指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而“一虎一麟”则是指冢虎司马懿,幼麟姜维;至于“鬼才”则是说郭嘉,“毒士”则是指贾诩。

今天来重点说说“幼麟”姜维,以及“冢虎”司马懿。

姜维真是被称为“幼麟”吗?

事实上,翻遍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都能找到诸葛亮是卧龙(或者伏龙),凤雏是庞统的说法,但是根本找不到姜维是幼麟的说法。

从演义来看,姜维甚至和麒麟没有任何关联。

通行本《三国演义》中,一共有五次提到麒麟(麟台、仲麟不算)。

第一次,是徐庶推荐诸葛亮给刘备时,说自己跟诸葛亮比,就像是驽马和麒麟一样。

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所以,这一次麒麟是和诸葛亮有关。

第二、三次,是曹丕继位后,一些人为了恭维他,让曹丕上位称帝,就说“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这一次,麒麟是和曹丕有关。

第四次、第五次,则是魏延梦到自己头上生角,赵直把他比喻为麒麟,解了魏延的梦。

赵直想了半晌,答曰:“此大吉之兆:麒麟头上有角,苍龙头上有角,乃变化飞腾之象也。”

当然,赵直这种解梦,不过是为了哄住魏延。后来,赵直跟费祎说了实话,认为“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头上用刀,其凶甚矣”,这暗示了魏延会被砍头。

所以,这一次麒麟是和魏延有关。

另外,在嘉靖壬午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还曾说到过一次麒麟。

懿曰:“汝辈岂知大事耶?”司马师曰:“莫非叹魏主不用乎?”司马昭笑曰:“早晚必来宣召父亲也。”懿大惊曰:“不意吾家又出麒麟儿矣!”

当然,这一次的麒麟,也是和司马昭有关。

综上来看,演义里虽然几次提到过麒麟,但是和姜维没有任何关系。至于《三国志》中,更是没有说过姜维被称作“幼麟”。

事实上,根据演义来看,姜维就算有别号,也应该和“凤”有关。因为诸葛亮赞美他时,就觉得他是一只凤凰。

诸将问曰:“丞相何不去擒夏侯楙?”孔明曰:“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得一凤也!”

既然演义和正史中,姜维和麒麟都没有关系,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称他为“幼麟”呢?

我个人认为,姜维被称“幼麟”,应该是受到游戏和网络小说的影响。

在日本的《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中,姜维就被称作是“天水的麒麟儿”。即便如此,姜维也应该是叫“麒麟儿”,而不是叫“幼麟”。之所以叫“幼麟”,应该是和姜维的年纪有关。

姜维刚出场时,是魏国将领,有智谋,识破过诸葛亮的计策,还跟赵云打了个平手。而那时候,姜维很年轻,不过二十来岁。

除了游戏之外,一些网络小说也提到了幼麟。

我查到的资料,最早提到幼麟的小说,是一本关于三国的网络小说,发表于2009年。不过,小说中的幼麟不是姜维,而是周瑜。

正因为一些小说中幼麟是周瑜,所以今天虽然多数人都说幼麟是姜维,但也能看到少数人说幼麟是周瑜(一些资料也是如此)。

总之,姜维被称为“幼麟”,来源不是演义,更不是正史,而是源于游戏和小说。许多人喜欢姜维,便把这种说法传播了出去。

传说多了,加上许多人也不会去看原著,从而导致今天相当一部分读者,认为“幼麟姜维”的说法,来自于《三国演义》。

司马懿称作“冢虎”,同样如此。

从原著来看,司马懿跟老虎压根没啥关系,最多和狼或者鹰有关,因为他“鹰视狼顾”,相貌异人。司马懿和老虎的联系,只有一处,那就是他“畏蜀如虎”。

另外,冢虎并不是多好的词。“冢”是坟墓的意思,冢虎就是坟里的老虎,都不是啥好词,也体现不出什么。比如曹操就说袁术是冢中枯骨,这是说袁术没啥本事。

类似的例子,其实有很多。

比如说贾诩是“毒士”,演义中也没有这种说法,谋士出谋划策算计人(尤其是敌人),本就很正常,让贾诩专用“毒士”一词,也不公平。

还有所谓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也就是郭嘉粉尬吹而已。郭嘉死不死,和诸葛亮出不出山,有个鸡毛的关系?我要是想吹诸葛亮,完全可以说“卧龙出山,吓死郭嘉”。

这样的例子最多,譬如“孙策不死,便无三国”“曹操不死,统一三国”“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等,都太夸大了一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喜欢一个人可以,但是为了抬高他而尬吹或者贬低别人,尤其是贬低比他们厉害的人,那就惹人反感了。

还是那句话,没事多看书,多看原著,而不是听别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多看第一手资料,道听途说往往会导致以讹传讹。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81422997890613767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