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8日),皇宫深处突然传来钟声,皇宫内众人听闻钟声,当即俯身跪在地上。不久后,宫内消息传来,雍正帝驾崩。
大臣张廷玉闻讯后,神色十分凝重,快步朝着乾清宫走去。
旧帝驾崩,新皇登基,皇权更替乃一等大事,此时的张廷玉心中却惦记着另一件事。
当众人抵达乾清宫后,年轻的新帝乾隆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宣读继位诏书,谁知太监刚打开雍正留下的储帝密旨,张廷玉就站了出来,说了一句在场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话。
“先皇还留有一封密旨,这封密旨还没找到,登基还需稍等片刻”,这句话把在场众人吓得不敢吱声,新帝登基,这个时候触皇上霉头,岂不是找死?
然而张廷玉却坚持要寻找那道密旨,乾隆虽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让太监去找第二封密旨。
那么这封密旨究竟写了什么?为何张廷玉如此在意,乾隆又是如何反应呢?
雍正朝的张廷玉与密诏之谜
康熙末年,朝廷内部暗流涌动。皇子们为争夺储君之位明争暗斗,朝臣们也各自站队,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雍正即位后,朝廷内部的局势更加复杂,一些支持其他皇子的官员被清算,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雍正元年,刚刚继位的雍正帝面临着诸多挑战。朝中党争不断,外有准噶尔部的威胁,内有吏治腐败的顽疾。
在这种局势下,雍正亟需一位得力助手,张廷玉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很快赢得了雍正的信任。
张廷玉出身安徽桐城,自幼饱读诗书,擅长文章。他在康熙朝科举中脱颖而出,进入翰林院,开始了仕途生涯。雍正即位后,张廷玉凭借其过人的才智和勤勉的工作态度,逐步晋升,成为雍正的心腹大臣。
在雍正朝的十三年里,张廷玉参与了众多重大政策的制定。他协助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的税收改革,缓解了农民的负担;
此外还参与编纂《大清会典》,为清朝的法律制度建设做出了贡献;还参与了打击贪腐的”肃贪运动”,使得吏治有所改善。
雍正五年,准噶尔部的威胁日益严重。张廷玉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加强边防建设,培养忠诚的蒙古部落等,这些策略为后来平定准噶尔叛乱奠定了基础。
而在雍正晚年时,为了防止重蹈自己老爹晚年储位之争的覆辙,雍正大手一挥,决定创新立储制度。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在病榻上拟出了两封密诏,第一封密诏便是储君的安排。
雍正的这种立储制度,是他吸取康熙晚年储位之争教训后的产物。雍正本人就是夺嫡之路的胜利者,深知储位之争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在同一个坑摔倒两次,他不仅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还刻意控制子嗣数量。在他当皇帝的十年里,只生了一个儿子弘曕,其他儿子都是在他还是皇子时所生。
然而,别忘了,除了定下储君之外,雍正还拟定了另一道密旨,一开始谁都不知道这第二道密旨中到底写了什么。
当圆明园内传来雍正帝驾崩的消息,张廷玉闻讯后,立即赶往乾清宫,此时的他已是朝中重臣,肩负着确保皇权平稳交接的重任。
不出所料,雍正的秘密立储制度在他驾崩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雍正突然去世时,张廷玉等大臣迅速按照预定程序,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密诏,宣读新帝姓名。
整个权力交接过程平稳有序,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充分证明雍正此举的巧妙。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让众人没想到的意外发生了,当乾隆拿到继位密诏后,张廷玉却声称老雍正还留下了一道密旨,并执意寻找另一道密旨。
这一举动让新帝乾隆颇为不悦,认为张廷玉在拖延即位仪式,张廷玉不敢多说,仔细描述道:”第二道密旨背后写’封’字,应该是一张黄纸封着。”
最终在张廷玉的坚持下,太监们找到了这道密旨,当着众人打开了密旨。
原来,这道密旨内容是指定张廷玉、鄂尔泰、果亲王允礼、庄亲王允禄为辅政大臣,吩咐他们在新帝即位后应该全力辅佐新帝。
更重要的是,密旨中提到张廷玉和鄂尔泰将来可以配享太庙,要知道这可是清朝大臣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
至此,乾隆顺利登基,但几位大臣没有注意到,由于这个制度过于神秘,让新帝乾隆对于父亲留下的这些安排非常不满,特别是当他得知第二道密旨内容时,更是心生埋怨。
所以,在新旧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张廷玉本是遵守雍正的嘱咐,却无意中触动了乾隆敏感的神经,成为日后两人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乾隆初年的变化与张廷玉的处境
乾隆登基之初,表面上仍对张廷玉等老臣礼遇有加。他甚至赋诗相赠,以示恩宠,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年轻帝王与这些前朝老臣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
此时的张廷玉已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他继续参与朝政,为新帝出谋划策。然而,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开始与年轻帝王的意志产生冲突。
在一次朝会上,乾隆提出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张廷玉却当众指出工程的弊端,认为会加重百姓负担,这番直言不讳的谏言,让乾隆颇为不悦。
随后的几年里,张廷玉多次在朝中反对乾隆的政策。特别是在选拔人才和处理政务方面,张廷玉坚持维护旧制,拒绝接受乾隆的新政策。
乾隆八年(1743年)十月,一场关于科举制度改革的争论成为张廷玉生涯的转折点,乾隆想要加入更多实用性考题,而张廷玉坚持传统经义考试的重要性。
《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卷五中记载:“取士之法,不当专用制科试士之法,不当专用制艺者”。他“力持以为不可更张,当以仍旧为善”。又有朝官奏请“均田限田”,他以“事属难行,徒滋扰累”为由,也力主不准。
这场争论最终以张廷玉的失败告终,他的建议被彻底否决。从此,张廷玉在朝中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而张廷玉的顽固态度也让乾隆逐渐失去耐心,逐渐开始撤掉张廷玉的权力。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因病请辞,乾隆准奏后又挽留。
然而,张廷玉却多次请求告老还乡,这在乾隆眼中,成了张廷玉借机谋取资本的把戏。
乾隆对张廷玉的猜疑与日俱增。曾经在雍正朝举足轻重的大臣,如今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张廷玉感受到了皇帝的疏远,但他依旧坚持己见,不肯在原则问题上妥协,这种固执进一步加深了君臣之间的裂痕。
张廷玉的坚持
此时,已届古稀之年的张廷玉还在坚持参与朝政。然而张廷玉的处境却越发艰难,朝中新贵崛起,许多年轻官员开始占据要职。这些新面孔大多迎合乾隆的意志,使得张廷玉的建议常常被忽视。
在这段时期,张廷玉多次请求告老还乡,但乾隆总是以各种理由挽留。表面上这似乎是对老臣的尊重,实则是乾隆既不愿意完全放弃张廷玉的才能,又不想给予他太多权力。
张廷玉兼管翰林院期间,主持了大量的编纂工作,包括《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省方盛典》《圣祖实录》《四朝国史》《大清会典》。
后来,张廷玉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本应是他发挥才能的舞台,却成了他与乾隆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张廷玉坚持传统学术观点,而乾隆则倾向于新的解释,两人在书籍收录和注释方面多次发生争执,最终导致张廷玉被排挤出编纂核心团队。
尽管处境艰难,张廷玉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他多次上书,指出朝政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批评了部分官员不正行为,指出边疆政策的隐患。,些直言不讳的谏言,虽然出于忠心,却让乾隆越发不悦。
面对日益严峻的处境,张廷玉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他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建言献策。
即便知道自己的建议可能不被采纳,他仍然坚持上书,表达自己的看法。
乾隆十五年(1750年),已年过八旬的张廷玉终于获准告老还乡。然而,他的退休之路并不平坦。在离京之前,张廷玉再次提及那道密旨,希望能得到配享太庙的承诺。
这一举动激怒了乾隆,皇帝认为张廷玉是在借此要挟朝廷,一怒之下,乾隆剥夺了张廷玉原本应得的配享太庙资格。
回到家乡桐城后,张廷玉的生活并不安逸。由于失去朝廷的支持,他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然而,即便在这种困境下,张廷玉仍然心系国事。他多次上书,就边疆问题和内政改革提出建议,但这些建议大多石沉大海。
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二十日,张廷玉在家乡病逝,享年84岁。消息传到京城,乾隆表现出了复杂的情感。他一方面感念张廷玉的才能和贡献,另一方面又对其固执和”不识时务”耿耿于怀。
最终,乾隆恢复了张廷玉的配享太庙资格,但这份迟来的”恩典”已无法抚平张廷玉晚年所受的委屈。
张廷玉去世后,他在桐城的影响却经久不衰。他生前在家乡捐资助学、修桥铺路,使桐城成为清代重要的文化中心。桐城学派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廷玉的扶持和影响。
历史对张廷玉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忠心耿耿、才华横溢的良臣,为清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人批评他固执己见,不懂得与时俱进,最终导致自己政治生涯的没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张廷玉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仕途充满了辉煌与荣耀,却以凄凉的结局收场。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清朝政治的复杂与残酷,也让后人对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张廷玉的一生见证了清朝从康熙到乾隆的重要历史转折,他的才能、忠诚和坚持,以及最终的悲剧性结局,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清代政治画卷。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25671023573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