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元年(915年),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病逝。朱友贞趁机将魏博六州(今天的河北大名县、河南安阳县一带)分割为魏博、昭德两镇,以削弱藩镇势力,没想到这下魏博当地的军人不干了:我魏博为天下强藩,造反如家常便饭,你爹朱温在的时候都要敬我们三分,现在要听你个新皇帝的主意?于是他们直接调转枪口投靠了李存勖,朱友贞这下先输一招。
顺便说一下这个杨师厚也不是小人物,他不仅在位时候是后梁的重臣,并且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北宋初年杨家将的创世祖。
此后双方在今天山东境内的黄河附近展开了一系列战争,可以说是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朱友贞是落于下风的。祸不单行,贞明六年(920年),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治今陕西大荔),请求让他的儿子朱令德为忠武留后,实际上就是想当忠武的节度使,被朱友贞拒绝,朱友谦一怒之下竟然投靠了李存勖。
可以说朱友贞待朱友谦是不薄的,没想到却养出一个白眼狼,而且还远远不是最后一个。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春三月,晋王李存勖,升坛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历史上称为后唐。
为何后梁在重压之下,依然可以和后唐打的有来有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后梁依然有不少可用之将,王彦章就是其中的代表。史书记载王彦章善使铁枪,所以人称“王铁枪”。就在李存勖登上皇帝宝座的当年,就率领大军攻打后梁,拿下了重镇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一时间后梁全国震动。从朱温时期就已经仕官的老臣敬翔,劝说朱友贞将王彦章作为大将。
敬翔知梁室已危,以绳内靴中,入见梁主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敌势益强,而陛下弃忽臣言,臣身无用,不如死。”引绳将自经。梁主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用王彦章为大将,不可救也。”梁主从之,以彦章代思远为北面招讨使,仍以段凝为副。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
朱友贞问王彦章多久可以破敌,王彦章说三天就够了。随后他提枪纵马,领兵出征,果不其然打的后唐军大败,暂时止住了后梁的颓势。
但是立功之人,总是会遭到小人的谗言。朱友贞的姐夫驸马赵岩、张妃的兄弟张汉杰在朱友贞即位时出力颇多,后来也成为了朝廷重臣。他们收了王彦章的副将段凝的贿赂,将本来王彦章的战功,都归在了段凝身上,同时朱友贞也怕王彦章战功过大难以节制,就把王彦章召回了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但并不是说朱友贞此举就是完全昏庸的。因为李存勖从魏州出发,渡过黄河攻略山东,在地图上绕了一个大圈,那势必后方空虚。朱友贞就命令段凝领兵五万,从高陵津(今河南滑县境内)渡过济水,背刺李存勖的后方。另外,也命令王彦章领兵万人,伺机收付郓州。避其精锐,攻其腹背,应该说,这一战略部署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坏就坏在,后梁叛国投敌之人实在太多,比如在段凝军中担任右先锋指挥使的康延孝,凭借着之前在李克用手下当过士卒的关系,叛逃到了后唐,把后梁的军事部署全盘托出。李存勖非常高兴,脱下御衣金带赐给他。第二天,在邺城赐给田地住宅。
康延孝不仅出卖军事机密,还积极献计献策,劝说李存勖乘着梁军主力部署在外之时,率大军绕过梁军主力,“帅精骑五千自郓州直抵大梁,擒其伪主,旬月之间,天下定矣。”
康延孝口口声声说“梁主暗懦,赵、张兄弟擅权”,那么你在国家危难时刻叛变投敌,献策于敌人,难道不是切切实实的贰臣的行为吗?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后唐庄宗李存勖亲率大军从郓州出发,打败并俘虏了王彦章。李存勖爱才,即使王彦章称呼其为“关鸡小儿”,也不生气,想通过各种手段招降王彦章,但王彦章誓死不从。
帝惜彦章之材,欲用之,赐药传其创,屡遣人诱谕之。彦章曰:“馀本匹夫,蒙梁恩,位至上将,与皇帝交战十五年。今兵败力穷,死自其分,纵皇帝怜而生我,我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岂有朝为梁将,暮为唐臣,此我所不为也。”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
最终,李存勖只能处死王彦章,一代名将“王铁枪”就此凋零。消息传到了后梁首都大梁,朱友贞急的向大臣们问计策,却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只能和老臣敬翔相向恸哭。
在这个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很搞笑的事情,朱友贞召来宰相郑珏商量退敌之法,郑珏出了个计谋:“请皇上让我拿着传国玉玺(这个是继承唐王朝下来的真货),假装投降后唐军来缓解国难。”
梁末帝朱友贞是这样回答的:“现在不是说我舍不得传国玉玺,只是就算按你这个法子,真能解除国难吗?”郑珏低下头想来想去,过了好久,说道:
“恐怕不能。”
左右大臣们听到后都缩着脖子发笑,最后成为亡国之君的朱友贞听到郑珏这么诚实的回答,估计也是无语地看着自己的宰相,一脸的苦笑,也是挺无奈的。
复召宰相谋之,郑珏请自怀传国宝诈降以纾国难,梁主曰:“今日固不敢爱宝,但如卿此策,竟可了否?”珏俯首久之,曰:“但恐未了。”左右皆缩颈而笑。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
但梁末帝朱友贞并不是软弱之人,在大厦将倾之际,他决定身死社稷。他让近臣皇甫麟砍下他的首级,皇甫麟哭泣的说不能这么做,并且打算自杀报国。朱友贞夺过他的剑说我和你一起死!于是皇甫麟先杀死了朱友贞,自己也自戮而亡。
时为龙德三年十月初八(923年11月18日),朱友贞终年三十六岁。次日,唐军进抵东京,王瓒开城投降,后梁灭亡。敬翔随后也自缢而死,传国玉玺不知所踪,郑珏倒是投降了后唐继续做大官,授开府仪同三司,以左仆射致仕。
对于朱友贞这个人,《资治通鉴》是这样评价的:
梁主为人温恭俭约,无荒淫之失。但宠信赵、张,使擅威福,疏弃敬、李旧臣,不用其言,以至于亡。
可以说,朱友贞并不是王朝末期的那种荒淫无道的皇帝,他只是在一些事情上信任赵岩、张汉杰等这些人。但他也没有因此就处死王彦章,还是交予了兵权,并且也多次采信了敬翔等人的诤言,否则也不至于成为五代十国里在位最长的君主。
至于其身死国灭的下场,主要的原因是几次政策上的失误造成后梁与后晋之间势力上的此消彼长,加上叛徒康延孝的叛国投敌,终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局。最后他身死社稷的行为,既令人感叹,也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