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还坚持一个半世纪?大唐被远远低估的中枢决策系统

一般人都觉得,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四分五裂,已经完全衰退了,所以唐帝国只兴盛了安史之乱之前的一百多年。

其实,大唐是华夏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具有强大韧性的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这种放在其他王朝直接灭国的动乱之后,还能延续了一百五十年。

不仅如此,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唐、晚唐也绝不是一片昏暗,相反,安史之乱之后的大唐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着从中古向近古过渡这一“千年变局”“千年困局”,在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突破。

大唐帝国拥有中古时期非常优越的中枢决策系统,这让大唐得以在安史之乱之后逐步恢复了稳定

这背后原因很复杂,但黄金岛想说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大唐是一个即使经历了安史之乱,中枢决策体系依然一直高效运转的坚韧帝国。

这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因素。

第一是中唐之后皇帝大多壮年继位,继位之前大多经历了很多岗位的历练,统治时间也比较长。

有人戏称大唐的皇位继承是“禁卫军继承制”,这也有一定道理,大唐的储君不好当,很多时候都得用强力手段才能上位,这一方面造成了一些混乱,但另一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真坐上皇位的唐朝皇帝,大多成熟且都有两把刷子。

大唐皇帝18岁之前继位的,只有4人,分别是唐殇帝李重茂(16岁)、唐敬宗李湛(16岁)、唐僖宗李儇(12岁)、唐哀帝李柷(13岁),李重茂屁股没坐热被李隆基赶下去了,唐哀帝是朱温的傀儡不提了,安史之乱之后18岁以下继位的只有唐敬宗和唐僖宗两个,而且古人成熟早,16岁继位的唐敬宗其实也懂事了。

而剩下的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皇帝全部是壮年继位!分别是唐代宗李豫(37岁)、唐德宗李适(38岁)、唐宣宗李忱(37岁)、唐宪宗李纯(27岁)、唐穆宗李恒(26岁)、唐文宗李昂(19岁)、唐武宗李炎(27岁)、唐懿宗李漼(27岁)、唐昭宗李晔(21岁)。而这些皇帝继位之前大多已经担任了天下兵马大元帅等职位历练,积累理政能力,与文官、宦官、禁军、藩镇多有联系以“争夺”皇位,所以和汉朝、明朝不同,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皇帝基本上继位就已经是“完全体”了。

壮年继位还附带另一个好处,那就是长寿、统治时间也长。安史之乱够的唐朝皇帝没活到30岁的只有唐敬宗李湛(18岁)、唐僖宗李儇(27岁)、唐哀帝李柷(17岁)3个,而在位时间一年以下的只有唐顺宗李诵(1年)1位,2-5年的只有3位,唐穆宗李恒(5年)、唐敬宗李湛(3年)、唐哀帝李柷(4年),而除开唐哀帝,唐穆宗的5年其实也比较长了,剩下的唐朝皇帝在位时间都在6年以上。

唐朝皇帝多壮年继位、继位前有广泛历练、在位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可以应对复杂局势

皇帝壮年继位、多岗位历练、在位时间长且稳定,这就是大唐中枢系统坚韧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则是大唐的决策系统科学又合理,沟通成本很低。

今天的人们都在说嘉靖不上朝还能控制朝局,说明大明的中枢决策系统很有效。但真说有效,明朝的比不过唐朝。

“上朝”的重要性被忽视了,上朝意味着最高决策者和官僚集团围绕治国议题进行讨论,而不是官僚集团和皇帝都做谜语人,那这样的话沟通成本真的大的上了天了。

嘉靖不上朝大明还运转的原因是明清已经是个极度保守内敛的王朝,通过减少开拓创新确保处理的事项大部分都可以遵循“祖制”来处理。假如让大明中后期面对大唐这个局面,别说几十年不上朝,几年几个月不上朝就没法收拾了。

唐朝最高决策会议在主要有4种。

一个是常参决策会议,每年正月元日、每个月一号和十五号,唐朝皇帝在大明宫宣政殿面见五品以上的高官。但这种方式太呆板,时间间隔也比较久,所以后来这种会议转为礼仪性质,不再进行议事决策。

第二个是仗下后决策会议,唐朝皇帝面见百官需要卫士先排列仪仗和警卫,会见结束百官会和卫士一同离开,在卫士离开后皇帝与宰相等高官见面就称作仗下后决策会议。仗下后决策会议比常参决策会议更灵活,参与人数更少,因此可以就一些非常核心的议题进行充分讨论。但这种方式还是不够灵活,因此第三种决策方式出现了,也就是著名的延英决策会议。

延英决策会议因为在大明宫延英殿举行而得名,这种决策会议具有举行时间灵活高效、讨论议题和参与人员广泛又合理、决策程序科学等优势,成为贯穿中晚唐的最高层决策会议。

1.延英决策会议举行时间灵活高效。延英决策会议可以由皇帝下诏举行,也可以由宰相甚至六部长官提出申请,处理事情非常高效:

内中有公事商量,即降宣头付阁门开延英,阁门翻宣申中书,并膀正衙门。如中书有公事敷奏,即宰臣入膀子,奏请开延英,只是宰臣赴对。

由此可见皇帝和宰臣有想讨论的议题,都可以发起这种高级会议,这和今天基本上没有区别。

2.延英决策会议讨论议题广泛又合理分层。军国大事是延英决策会议的主要讨论内容,比如改写中唐之后我国历史的两税法,就是杨炎在延英决策会议上提出,并被唐德宗同意推行的。两税法在应对安史之乱后唐帝国赋役大增而人口流散,国家财政收入急剧减少的困难局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有时候这也是君臣之间进行其他信息交流的很好的机会,有点类似于今天我们在开会讨论完正事之后的唠嗑,比如宪宗时的“延英奏对,公事毕,辄言私情”宣宗时延英会议,“每宰相奏事,旁无一人立者,威严不可仰视。奏事毕,忽怡然曰:‘可以闲语矣!’因问闾阎细事,或谈宫中游宴,无所不至”。

唐宪宗和唐宣宗两人都是比较有能力的帝王,他们充分用好延英决策会议,以此作为了解内外情况的渠道,甚至作为拉进君臣关系、放松心情的方式。

3.延英决策会议的参与人员也非常广泛且合理。作为唐帝国中央最高决策会议,三省长官、六部长官等是延英决策会议的核心参与人员,后来参与人员扩大,唐代宗时在延英殿分批会见中书舍人和谏官,唐德宗时期开始允许各司长官参加,到了唐宪宗时期:

请自今已后,兼以中书门下省、御史台、拾遗、监察御史,及尚六品、诸司四品已上职事官,东宫师、傅、宾客、詹事,及王府请等,每坐日,两人待制,正衙退后,令于延英候对,以为常式。

最终把延英决策会议的参会人员进一步扩大,类似于今天我们的扩大会议,有效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皇帝、群臣乃至宦官都以延英决策会议为平台参与到讨论中,沟通成本很低。

4.延英决策会议的决策程序历代唐朝君臣的补充,最终决策程序变得也非常科学。延英决策会议的议事决策程序主要包括议题提出-会议讨论决策-由皇帝或宰相/群司发文已至成为定制等几个环节。

决策很迅速,环节也很科学。比如谢元鲁先生的《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一书曾经提到过唐文宗时期处理宰相宋申锡被诬告事件。

当时权宦神策军中尉王守澄说宋申锡要联合漳王谋反,这是一件大事,唐帝国中枢收到奏章后,延英决策会议迅速运转起来:

大和五年二月戊戌,即二月二十九日,宦官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当天虽是旬休日,文宗马上急召与宋申锡同时任相的牛僧孺、李宗闵和路隋三人入延英殿会议,同时逮捕相关人员。三月三日,即使是上巳节休假,文宗也在延英殿召见宰相以下高级官员公布宋申锡“反状”,三月四日为国忌日,谏官集体进入延英殿为宋申申冤未果,文宗再召宰相到延英殿入议,三月五日文宗决定贬请宋申锡和处理漳王。

可以看到,从二月二十九王守澄指示属下上书,到三月五日唐文宗贬斥宋申锡并处理漳王,一共不过五六日时间,中间还有两天是假期,唐文宗通过延英决策会议机制,3次召集高级官员讨论,中间还有1次谏官集体到延英殿为宋申锡鸣冤,最终让这起重大事件得到妥善解决,平衡了禁军(宦官)、文官集团等多方诉求。

正是这种政务处理的顺畅机制,才能确保大唐帝国在面对安史之乱后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时,及时有效做出反应。

最后一种则是延英决策会议的有效补充,翰林学士召对会议。翰林学士是唐朝皇帝的智囊团,也是从科举入仕到升入高级文官的重要过渡职位,担任翰林学士的官员因为能够参谋国家大事,从而为他们将来入相奠定了基础。

翰林学士召对会议并不想延英决策会议那样正式且参与人员广泛,主要发生在皇帝和翰林学士之间,但对于补充皇帝决策有很大的意义,很多翰林学士会通过这个平台积极谏言,甚至当面顶撞皇帝。

翰林学士与皇帝的密切沟通,能够让皇帝充分听到各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

比如当年白居易担任翰林学士时还比较年轻,有次忍不住直接对唐宪宗说这是陛下你的错。唐宪宗听了心里很不爽,于是就把当时的翰林学士李绛找来吐槽,说白居易这小子出言不逊,必须让他“出院”,也就是不让他做翰林学士了。李绛却劝解唐宪宗说,这是白居易忠心体国,陛下把他驱逐了,别人也不敢提意见了,唐宪宗也就继续把白居易留在了院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翰林学士经常与皇帝讨论国家大政,有效补充了中枢决策体系。

可以看到,安史之乱之后的唐帝国不仅没有失能,反而形成了一个坚韧高效、能够及时应对帝国各种问题的中枢决策系统。正是在这个系统的引领下,大唐才能逐步恢复了安史之乱造成的致命创伤。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2079224956338688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