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庙号都称“祖”,为何唯独此人称“宗”?

庙号制度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所谓“庙号”就是君主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的名号,毕竟后世子孙不能直呼祖宗的名讳,总得有个称呼。而给君主定庙号也是十分讲究的,需要用一个字对君主的一生盖棺定论,然后再加上“祖”或“宗”组成一个两字庙号。

根据《孔子家语·庙制》记载,“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因此一般有开创之功的君主称“祖”,后世守成的君主称“宗”。代入实际历史来看,基本上所有开国皇帝都是“祖”,比如汉太祖刘邦、汉世祖刘秀、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等,但到了清朝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首先占了“清太祖”庙号的是努尔哈赤,但他实际上只建立了后金,是他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即便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称“祖”合适,那皇太极作为清朝实际的开创者,怎么说也得称“祖”,可皇太极的庙号却是“太宗”,这是为何呢?

主要还是因为皇太极在位期间清朝依旧只是地方政权,皇太极所做的只是将努尔哈赤未竟的事业发扬光大。皇太极驾崩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公元1643年9月21日),此时距离清朝入关仅剩半年时间,但当时的人并不会知道这些,所以皇太极的功绩也就没有在上帝视角看来那么突出。那么根据昭穆制度,太祖的“左昭”为“太宗”,“太宗”便成为了皇太极的庙号。

如果以上帝视角看,皇太极继位后对内仿明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征服朝鲜蒙古、彻底统一关外,其发动的松锦之战更是将明朝的宁锦防线彻底摧毁,使得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对清军的反击。可以说没有皇太极清朝最多只是一个盘踞东北的割据政权,是他让清朝具备了统一天下的能力和条件,称个“祖”完全没问题。况且也不是没有先例可循,三国曹魏就有三祖,即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睿。参考曹魏的标准,皇太极可为“高祖”。

只可惜时人没有上帝视角,并不知道清朝可以入关并统一天下,所以按照常规标准给皇太极上了“太宗”的庙号,等到清朝统一天下时清世祖福临都去世十几年了,总不能那时再给皇太极改个庙号吧。

不过皇太极的庙号确实尴尬,因为他的父亲、他的儿子、他的孙子都是“祖”。太祖努尔哈赤和世祖福临称“祖”都说的过去,唯独“圣祖”康熙有点不伦不类了,但这也是雍正爷的一片孝心。后来的乾隆爷有样学样,暗示儿子嘉庆帝给自己上一个“祖”的庙号,只可惜嘉庆帝早就对老爹退位不让权不满了,在乾隆帝去世当夜就下谕旨给其定庙号为“高宗”,上一个“高宗”还是六百多年前的赵构,莫非嘉庆帝认为乾隆帝跟完颜构一个水平?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26210183477346870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