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的托克维尔|大清的垃圾时间(大清亡于1912)
前一阵,智本社写了一篇文章叫《历史的垃圾时间》,文中将垃圾时间定义为:一是确定的倒计时;二是失败的结局是大概率事件。这个定义很好,能帮助我们看清很多问题。
今天我就借用这个概念,讲讲“大清的垃圾时间”,希望能增进读者的认知。这段历史能告诉我们,一个王朝名存实亡的标志,究竟是什么。
1
大清的垃圾时间何时开始,我认为,不是1840年,不是1860年,甚至不是1895年,而是1901年。
此前,大清也遭遇了种种失败,但知识分子和老百姓,对这些失败没有充分感知,老百姓不清楚,不认为那是“失败”,就对朝廷就没有损害。
国家、政府、民族,都是想象的共同体,只要人们愿意相信,这些共同体就能一直存在。1901年前,清廷将自己高深莫测的权威维持地很好,这要归功于几百年的愚民政策和落后的通讯条件。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但并没有在知识分子中掀起多大波澜,士绅们普遍认为,英国人只是侥幸取胜,战争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皇帝用人不贤,如果能坚持启用林则徐,一定能制服英夷。
当时的知识界,最多能接受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客观介绍西方情况的徐继畲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因为老百姓不觉得是问题,所以1840-1850的10年间,大清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改革。直到1850年代,两场危机逼迫大清改革。分别是太平天国之乱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两场危机都反映出大清的军队和官僚队伍都出了很大问题。大清的旧军队腐朽不堪,完全没有战斗力,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都杀得节节败退。官员们腐败严重,效率低下,朝廷总是没钱,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平叛。
军队和官僚是朝廷的两个支柱,前者负责消灭反对者,后者负责汲取资源。这两个出问题,会直接威胁统治。在重压下,大清开启了改革。
对军队,是引入西方军械,并尝试兴办工厂。对官僚队伍,是雇佣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帮助建立现代海关制度。
这两项改革,效果似乎不错,1885年,大清和法国在越南打成平手,没有丧权辱国。在赫德的管理下,大清的财政收入也是迅速上涨,1849年关税收入才221万两白银,1864年已经上升到787万两白银,1901年已经达到2380万两白银,占到财政收入的27%。连1901年庚子赔款的征收,都要仰赖赫德。
我们今人看来,大清的改革只是皮毛,不解决根本问题,但在当时人看来,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到慈禧,下到一般的知识分子,都认为大清今后不需要再看洋人的脸色行事。这也是慈禧停止改革的原因。
毕竟改革是为保大清的统治,既然统治已经稳固了,大清已经开始振兴了,何须继续呢?
“同治中兴”并非是统治者的自夸,而是当时人的普遍认知,大家都预期大清会变得更好,这个认知下,不管大清有多少问题,其实大清的统治都是稳固的。
2
同治后大清遭遇的第一个挫折是甲午战争,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会认为甲午战争后,朝野开始对清廷失去信心,因为输给西方列强还能忍受,输给倭寇则是一种侮辱,但综合更多史料看,这一情况似乎并未在历史上发生。
没有发生的原因也很乌龙,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大清战败了,因为通讯不发达加上朝廷有意掩盖事实,不少人都以为是大清战胜了日本。
比如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蒋梦麟就回忆,他小时候一直以为甲午是大清战胜了日本,因为村里的版画画的都是大清军队俘虏了日本人。
2014年,日本和英国联合举办的“甲午战争网络特别展”展出了235件版画,其中56件出自中国画师之手,大部分也是展示清军如何击败了日军。
当时清朝对电报进行了严厉管制,而且拒绝任何记者和武官随军观战,对于战争的实际情况,民间一无所知。
在无法获得信源的情况下,民间报纸和文人只能按照舆论的喜好去编造故事,而大清百姓最喜欢的桥段就是“大清战胜洋人”,这才编出了很多完全与事实相反的文艺作品。
甲午战争后,除了极少数的上层精英和个别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大部分大清子民并不清楚战败的事实,既然没有战败,那也不需要进行刮骨疗毒的改革。
这种依旧“自信“、“麻木”的社会氛围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上到地方督抚,中到广大士子,下到黎民百姓,都不认同康梁的观点,他们并不认为大清已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其实,1895年的公车上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平和的,是真心希望朝廷改革,并没有什么出格言论。康梁的那些改革举措,程度也不如1901年后的清末新政,但同样的内容,在庚子国变前就是大逆不道,过于激进,1901年后就是过于保守,这其实反映了舆论天翻地覆的变化。
3
甲午战争让部分高层意识到了问题,但这种问题意识远没有变成对清廷统治的压力,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还是坚决的支持慈禧,练就的新军也对朝廷服服帖帖,稍微对现状有点意见康梁被朝野人人得而诛之。这时候的大清仍然是无比强大的,真正改变局面的,还是庚子国变。
慈禧怂恿义和团得罪洋人的动机很简单,就是觉得洋人喜欢光绪,担忧洋人扶持光绪和康梁,剥夺自己的权力。
其实慈禧这个担忧现在看真是多虑了,洋人确实更喜欢光绪,认为慈禧是保守派,但洋人犯不着为了一个傀儡皇帝出兵,而且洋人也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他们只希望有个听话的奴才,只要慈禧满足洋人的利益,洋人并不在乎当政的是谁。
慈禧一时昏了头,做出这种毁灭性决策,可以说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失误。
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西逃,还在洋人的逼迫下处死了所有主战派大臣,镇压了义和团,说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鬼话,还和洋人签下了10万万两白银的赔款,这下子,大清是彻底名声扫地了。
这次事件导致了两个致命的后果。
一是人们开始质疑慈禧的执政能力,开始思考跟随朝廷是否还有前途,那些最忠于慈禧的大臣都被处死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也被清廷自己剿灭了,说明大清已经虚弱到保护自己基本盘的能力都没有了。自己人都保不住,凭什么还跟你。
二是对洋人的赔款开始真正落到每一个人,因为这次失败,大清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进出口税率被强制压低,大清只能将压力传导到各省,让他们盘剥百姓,这让每一个大清子民都感受到了失败的代价。
庚子国变后,大清彻底丧失了威望,各个群体都开始造反。
京师大学堂、广学会等民间组织向列强提出“废黜慈禧,与南方督抚合作,洋人入主中央”的方案。这是多么愤怒才能提出这样的建议。
海外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更是感叹自己第一次扬眉吐气,以前世人听到革命党都是唾弃,现在反而恨革命党还不够激进。
也正是庚子国变后,大清民间开始热衷办报,积极的讨论政治,清廷对舆论的管制也不再奏效,1903年《苏报》案,清廷逮捕章炳麟、邹容,处死了沈荩,但这次舆论没有像往常一样保持沉默,反而对清廷口诛笔伐,清廷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庚子国变后,终于可以宣告大清进入了垃圾时间,从这一刻起,无论大清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了。
这之后的革命和改良之争,在我看来争论的核心不是保不保大清,而是怎么变革能让损失最小。立宪派不是对大清有感情,而是认为这样转型代价最小,梁启超就说他不是反对革命,而是希望和平的革命,他支持开明专制也是站在中国的角度,不是对清廷有感情。
实际上,清末革命派和改良派是互相促进,改良派利用革命派造成的声势逼迫清廷改革。而改良派的目的,恐怕最终也是废黜清廷,只是他们希望这个过程尽量不要有动荡,代价尽量小。
当时改良派的主张,无论是开设议会,反对皇族内阁,还是开设地方咨议局,其实都是夺清廷和满人的权,除了反对使用暴力,和革命党的目标并无区别。
即使清廷真的按照改良派的要求实行了改革,恐怕最后也逃不过退位的结局, 改革后皇帝和满洲贵族都不再有实权,大权掌握在汉族督抚和士绅手里,加上民族主义思潮早就在广大精英群体中传播,没理由相信,一群有权力的汉人会继续容忍一个异族统治者,大清的结局早就注定了,所谓改良和革命,只是在争论“大清该怎么死”。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对垃圾时间开始的标志进行总结了,一个王朝爆发危机并不意味着进入了垃圾时间,关键是这个危机是否被整个社会充分感知,是不是真正动摇了大多数人的信心,是不是最基层的社会精英,甚至街边的老大爷,都开始产生怀疑了。
就历史来看,很难判断客观情况要怎样变化才能影响人心,但人心思变情况的出现一定代表垃圾时间的开始,剩下需要讨论的,将只是如何度过这段无用的时光。
特别收录:夸克百科
庚子国难
庚子国变,是指清朝末期,由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中国百姓普遍的愤恨,造成义和团的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杀光洋人,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对十一国宣战。为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最后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国变”、“庚子国难”。
夸克百科
庚子国难
清朝末期历史事件
摘要
基本信息
简介
概述
庚子国变,是指清朝末期,由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中国百姓普遍的愤恨,造成义和团的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杀光洋人,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对十一国宣战。为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最后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国变”、“庚子国难”。
名称
庚子国难
别称
庚子国祸
简介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杀光洋人,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五日对十一国宣战。
庚子国难
概述
19世纪末,西方诸国以传教为名在中国许多地方设立教会,教会名为传教,实则多经商或盗取宝物,由此引发许多争执。而列强政府又以保护在华利益为名在中国多地设立租界,随着租界的增多,外国势力不断增强,进而多有欺压民众的事件发生,激起中国百姓的愤恨,造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始于山东,初以拜神练拳为主,后因发生变故,逐渐演变为仇教团体,自诩有神助,刀枪不入。义和团运动几乎席卷全国,当时在河南许多地方,包括洛阳在内有很多拳民,洛阳东关及周边各县练拳的人也很多。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
早在“庚子事变”前,慈禧太后曾密召拳民首领入京,在召见拳民首领时,慈禧太后所言多有赞许,因此皇朝亲贵争相信从。见过洋枪洋炮和大世面的慈禧太后原本就不相信什么刀枪不入,只是想利用一下义和团,把臣民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引向洋人。由于慈禧太后的默许和怂恿,一时间北京城竟有拳民十万之众,庙宇府第遍设坛场,拳民出入宫禁大肆烧杀,北京城陷入疯狂和混乱之中。
1900年6月11日,日本公使馆员杉山彬在永定门外被董福祥甘军所杀;20日,端郡王载漪麾下神机营官兵枪杀德国公使克林德;是日,慈禧太后还命令清军怂恿拳民围攻使馆,最后导致八国联合组织军队攻打北京城。慈禧太后亲召御前会议,筹议是和是战,经过一番激辩,主战派居于上风。在时任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刚毅和大学士徐桐父子的怂恿下,慈禧太后以大清国皇帝名义公开向英、法、德、日等八国宣战。中国由此陷入空前灾难。
八国联军虽然只有两万多人,但是有洋枪洋炮,轻轻松松就打破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话,仅用3天就从天津塘沽攻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奔,从8月15日开始,经大同、太原,历经70多天奔波,于10月26日到达西安城。原本慈禧太后想从山西逃到洛阳,但是后来听说德国兵在继续追击,觉得洛阳不安全,所以就从山西太原经由风陵渡直接到了西安。由于那一年是庚子年,所以后人称其为“庚子事变,两宫西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