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王朝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宋朝得以其独特的王朝氛围和特殊的皇帝做法脱颖而出。不同于其他的封建王朝,宋朝皇帝以一种清新朴素的方式示人,穿着红色的龙袍,并自称“官家”,而非“朕”。这些独特之所以引发了无数疑问?为何宋朝的皇帝偏爱红色龙袍而不是传统的黄色龙袍?为何他们不再使用“朕”这个封建社会皇帝的专用称呼?这一切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传承。
封建王朝的龙袍一直被视作为君主特权的象征,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严禁穿着,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治。甚至连龙袍上都不能绣有关龙的图案,以防止僭越之罪发生。而“朕”这个词汇也是封建王朝皇帝的专有称呼,其他人绝不可使用,否则也将面临严重的惩罚。然而“朕”这个词在早期并非皇帝的专属称呼,直到秦朝开始,才成为皇帝的专有称呼,这一变化源于秦始皇的自我吹捧和对自身地位的强烈追求,他自称为“皇帝”,使得这一称谓从此成为历代君主的专用称呼。
有关龙袍的颜色,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传承。古代中国人相信五行八卦的理论,认为物质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而这些元素之间相生相克。每个王朝都被赋予了对应的五行属性。据古代阴阳家和术士的观点,秦国属于水德,而其他六国属于火德,因此秦国最终能够横扫六国。据说金、木、水、火、土对应的颜色分别是:白、青、黑、红、黄,因此秦始皇选择穿着黑色的龙袍,这种颜色的选择在古代被认为是符合五行理论的。然而随着王朝的更替,龙袍的颜色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根据当时五行属性的不同,龙袍的颜色相应地改变。
到了宋朝后,龙袍的颜色再次发生变化,变成了红色。这一变化与宋朝属于火德有关,红色被视为红火的象征,与其五行属性相符。不同以往的黄色龙袍,宋朝的皇帝龙袍更加朴素,没有象征“九五之尊”的金龙,体现了宋朝皇帝的低调、朴素、勤俭。这种低调的姿态反映了赵匡胤夺取江山的方式不光彩,他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自称为“朕”,而选择了自称为“官家”。这一称呼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早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君王便已开始使用“官家”这个称呼,认为它更具含金量,传达出君王为公家而非个人的精神。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倡导节俭,为了避免奢侈浪费,甚至不让皇帝的母亲和妻子穿华丽的衣物戴贵重的首饰,以免其他人效仿。这种低调朴素的生活方式成为宋朝皇帝的传统美德,反映了他们对国家稳定和民众福祉的关注和态度。同时,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宋朝皇帝的服饰和风格,使其更加朴素和清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低调朴素的做法为后来的皇帝树立了榜样,强调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虚荣。
总体来说,宋朝皇帝的红色龙袍和“官家”自称代表了一种朴素和清新的皇帝风格,反映了他们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视程度。这种低调朴素的优良传统在宋朝延续了很长时间,成为了这个王朝的独有特色,也为后来的君主树立了榜样,强调了国家和民众的福祉。
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王朝的龙袍颜色和称呼发生了变化,但每一个选择都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